加沙“南迁令”:以军的“反恐外衣”下,藏着怎样的生存挤压? 以军坦克碾过加沙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9-20 10:42:56

加沙“南迁令”:以军的“反恐外衣”下,藏着怎样的生存挤压? 以军坦克碾过加沙城街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警告声未落,一句“立即向南撤离”便将百万平民拖入绝境。这场被包装成“反恐”的军事行动,撕开表象便会发现,其核心从来不是打击极端势力,而是对巴勒斯坦生存空间的又一次强行挤压。 所谓“撤离”本就是无解的死局。加沙地带被封锁十余年,道路残破、物资断绝,老人、孩子、病患如何在炮火中穿越交战区?更讽刺的是,“撤离令”发出的同时,以军对加沙南部的轰炸并未停止——有平民车队在南迁途中遇袭,有避难所被炮弹击中,“安全撤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当人口密集区沦为战场,当医院、学校接连受损,所谓“保护平民”的承诺,早已被炮火碾得粉碎。 以军的“反恐”说辞,更像掩盖战略野心的遮羞布。加沙城是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的政治、经济核心,控制这里,便能进一步割裂巴勒斯坦的地域联系,削弱其议价能力。此前多次冲突中,以军通过军事行动不断压缩加沙的活动范围,如今借“反恐”之名升级攻势,本质是想借武力达成谈判桌上难以实现的目标:用平民的流离失所,换取对关键区域的掌控;用战火的威慑,迫使巴勒斯坦在后续争端中妥协。 当加沙的夜空被炮火照亮,当孩子的哭声淹没在爆炸声里,国际社会不该再被“反恐”的外衣迷惑。以军的行动不是在维护安全,而是在制造更多仇恨与苦难。唯有正视巴勒斯坦的合法权益,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才能打破“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毕竟,真正的安全从不是靠挤压别人的生存空间得来,而是靠尊重与平等构建的。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吕好的公评情感

吕好的公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