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孩子不愿上学其实并不是心理问题
高敏感的孩子不愿去上学,其实并不是他心理出现了问题,由于他小时候家长的过度溺爱、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边界感。遇到问题他们习惯于退缩和回避。
一些小一点的高敏感孩子,天性谨慎,在学校里不会主动惹事或故意犯错。当他们目睹老师惩罚不听话的孩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这些惩罚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可旁边的高敏感孩子却早已被吓得不轻。高敏感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强度远超普通人,当他们觉得学校充满恐惧,那种恐惧就会强烈到让他们不敢踏入学校半步。
对于那些初高中的高敏感孩子,这种痛苦可能源自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而孩子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难以独立应对,于是选择了这种看似逃避实则无助的方式。不愿去学校则多是因为他不喜欢学校环境,讨厌学校的老师或同学,又或是遭遇了让他们反感、觉得不公平的事。一旦他们强烈的负面情绪就和学校紧密关联起来。比如他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认为老师教学教学浪费自己时间,由此产生反感,不愿听课。他们神经系统和情绪系统的高反应性,会使这种抵抗情绪异常强烈。
如此一来,他的学习成绩会出现下滑,更关键的是,高敏感孩子一整天的能量都会被消耗殆尽。很多孩子会倾诉:“一想到某某老师,我就不想去上学了。” 其实从高敏感孩子自身来看,他们内心都渴望优秀,因为敏感性和洞察力让他们明白,成绩好、表现好更招人喜欢,也更利于自己的生存。
然而,神经和情绪的高反应性不受他们控制,所以即便想硬着头皮去学校,他们的心理和身体也难以承受。可若待在家里不上学,他们内心又会充满对自己的评判。所以说,高敏感孩子很难做到躺平,他们真的让人心疼。当他们因情绪包袱过重,内心伤痕累累,既无法躺平,又无力去卷,那种内耗、难过,以及对自己的怀疑和评判,使他们陷入了艰难的困境。
对高敏感孩子不去学校,必须认识到孩子在面对困境时可能会暂时退回到一个更为幼稚或依赖的心理状态,家长现在需要帮助他,设定好必要的界限与规则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理解孩子的情绪,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想法、期待与渴望。而且只要你愿意化时间去学习、成长、改变,就一定能做到这一点,给予高敏感孩子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