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近一万亿吨!世界最大冰山解体,几周内将消失! 你们见过两座深圳大小的冰块在海上漂吗?代号A23a的冰山就这么横在南极海域快40年,现在它正上演着史诗级的消亡——从3672平方公里缩水到不足半个三亚大小,每天以20公里速度狂奔,科学家说它撑不过这个秋天。 欧盟 “哥白尼” 地球观测项目 ,9 月初刚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这座冰山不到一年时间少了一半还多,现在每天都有新的碎冰脱落。 其实A23a在1986 年开始,就已经从南极的菲尔希纳冰架上断裂下来,当时面积足有 4000 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深圳那么大。 有意思的是,它断裂后并没马上漂移,因为海底地形的原因,在威德尔海足足搁浅了 30 多年。 那时候南极气温可比现在低多了,NOAA 的数据显示,1986 年南极年均温异常值是 0.18℃,而 2024 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 0.35℃,变暖趋势一目了然。 直到 2020 年前后,随着底部冰层被海水侵蚀,它才开始慢慢往北移动,2023 年速度加快,今年更是一天能漂 20 公里,直奔温暖的海域而去。 刚开始A23a在威德尔海待着的时候还算稳定,毕竟那里水温常年零下,算是个天然冰箱。 但随着全球变暖,情况开始变得极其不同。 2024 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 - 31.79℃,虽然看起来还是极寒,但已经比常年偏高 0.05℃,尤其是 8 月,部分区域气温比常年高了 5℃以上,这对南极冰体来说可是致命的。 2020 年它开始移动后,一路被洋流带着往温暖的水域走,今年 6 到 8 月这三个月,就有三块大冰块从它身上掉下来,最大的有 300 平方公里。 现在卫星图像上能清楚看到,它表面全是裂缝,底部被温暖的海水不断侵蚀,英国南极考察处的迈耶尔什博士说这叫 “死亡螺旋”,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 2017 年分裂的 A68a 冰山,它用了四年才彻底消失,而 A23a 的解体速度明显更快,这和海水升温脱不了干系。 今年年初,咱们中国的探险队员,在冰山里面发现了失踪 30 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遗迹,还有不少锈迹斑斑的油桶嵌在冰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第 41 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发现,随着冰盖融化,那里的水体分层越来越明显,150 米以下的暖水已经入侵到南纬 75°,这正是加速冰山底部消融的关键因素。 卫星拍的画面更震撼,冰山周围散落着无数碎冰,大的有 400 平方公里,小的也足以威胁船只安全,今年 3 月就有艘俄罗斯渔船,在南极海域撞上冰山遇险,这给航运安全敲响了警钟。 有摄影爱好者去年冬天还拍到,A23a像白色城墙一样望不到头,现在再看卫星图,已经分裂成好几块了。 这座冰山消亡的背后,是地球环境实实在在的变化。 科学家早就说了,南极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的两倍,世界气象组织最新预测,2025 - 2029 年南极海冰范围将持续低于正常水平,这意味着更多冰山会面临 A23a 的命运。 这直接导致冰山不仅表面融化,底部更是被暖水侵蚀,联合国 IPCC 报告指出,南极冰融化已经让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好几毫米,别看这数小,沿海城市数亿人都面临洪水风险。 而且航运安全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那些脱落的碎冰有的达 400 平方公里,小的也能威胁船只,渔民们都很担心。 更严重的是生态影响,南乔治亚岛附近是企鹅和海豹的家园,2004 年就有座冰山在这搁浅导致大量动物死亡。 现在 A23a 虽然没撞上,但它融化释放的淡水可能打破当地生态平衡。 就像 A68a 冰山曾在三个月内,释放 1670 亿吨淡水,这种淡水注入会改变海水盐度,影响浮游生物生长。 最近观测发现,金图企鹅虽然数量有所上升,但这是以阿德利企鹅栖息地被挤压为代价的,说明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事给人类的警示再清楚不过了,气候危机不是口号,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世界各国也不是没行动,碳中和承诺喊了不少年,但落实情况参差不齐。 咱们中国在南极科考中,联合了 8 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研究,这种国际合作正是应对气候问题的关键。 现在国际社会态度很明确,多数科学家和环保组织认为这是 “气候危机的铁证”,但也有少数人觉得是自然周期。 不过卫星数据不会说谎,A23a 从 4000 平方公里,缩到 1770 平方公里只用了不到一年,这速度在历史记录里找不到第二例。 这A23a的消亡,就像一份可视化的环境报告,每页都写着 “气候变化正在发生”。 它漂过的每一段路程,脱落的每一块碎冰,都是地球给人类的提醒。 咱们普通人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支持环保行动,总是能做到的,毕竟这颗星球上,可没有第二个 “冰箱” 能容下这么多冰了。 参考资料:光明网——重近一万亿吨!世界最大冰山解体,几周内将消失!
重近一万亿吨!世界最大冰山解体,几周内将消失! 你们见过两座深圳大小的冰块在海
柳淮蕊
2025-09-14 19:44: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