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如何平衡好地方队、国家队以及外国职业俱乐部之间的比赛,真正做一名“职业”

十三分钟啊 2025-08-22 14:51:02

中国球员如何平衡好地方队、国家队以及外国职业俱乐部之间的比赛,真正做一名“职业”运动员?

我朝的排球运动员,归根到底,不算职业运动员,因为打排球不是他们的一个职业,只能算一个身份,原因有二,一是地方队不是市场化的,是依托各省体育局存在,接受省体育局的拨款,不需要考虑生计问题,不用自负盈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球队的管理者和球员思想松懈,这点不够职业;

二是球员无法正常流通,球员受注册地的限制,原则上只能代表注册地的球队打球,这有可能出现,后背充足的省份,很多有能力的球员却打不上球,后背不足的省份每次比赛都在为凑够14个人而发愁,更甚,有些省份的球员因为早早打不上球就退役了,而有些省份的球员能力早已不行,却还要奋斗在一线。

所以,中国球员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化”道路,是一个值得去讨论的问题。这方面,我觉得朱婷、袁心玥以及男排的一些球员,如江川,彭世坤,饶书涵等都还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用袁心玥举例,虽然她现在没打国家队,但是巴黎之后,她远赴土耳其,加盟了顶级球队瓦基弗银行,也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排球,拿到了联赛冠军、欧冠四强,我本以为她就是去体验下国外的生活,然后回来打完全运就退役了,没想到今年继续加盟另一只顶级豪门费内巴切,继续征战欧洲,年底也会代表天津打全运会,这怎么说呢?除了没打国家队,真的是地方队、外国职业俱乐部一点都没耽误,既能在最好的舞台展示自己的球技,也为自己的地方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算自身价值和个人利益双丰收。(当然,这些事情能够办成,肯定跟天津体育局的支持有很大关系,如若袁心玥在四川队,你觉得她还能这样操作吗?)

至于现在没打国家队,我觉得无所谓,本来就是新周期的第一年,锻炼其他球员,她只要一直在国外顶级俱乐部打球,状态就不会太差,说不定还能再次提高,想回来随时都能回来。

今年下半年,更多的女排国家队队员都要出去,王媛媛去土超,龚翔宇去美国,朱婷仍然在科内,我觉得这些舞台才是属于我朝女排国家队队员的舞台,去充分参与竞争,才能更加提高自身能力,保持状态,开拓眼界,带动国家队的成绩。

剩下的打国内联赛的,我朝女排联赛水平也不低,那些今年刚入队的青年队员(王奥芊,董禹含)正好去打打国内联赛,积累经验。

其实我最想的是,国内球员在保证全运会的基础上,联赛能够自由流动起来,比如四川的缪伊雯,兜兜转转也要24.25了,一直在四川队打,常年打B组,能力无法提高,再这么打下去估计心气就没了,也就退役了,其实她去国内的二线强队,肯定可以打主力啊,比如北京比如辽宁,还有江苏山东那些青年队的队员,好多人都打不上球,然后过几年就查无此人了,如果这些有能力但能力又没到顶级的球员能在联赛期间自由流动,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还有就是国家队能打主力的球员,如果能走出去尽量走出去(如果自己实在不喜欢或者其他原因那也不强求),国外顶级联赛的对抗是国内联赛无法比拟的,多打高对抗比赛不也可以反哺国家队的成绩,然后拿了国家队成绩不也可以让自己退役以后有更好的保障?

当然,这个要实现起来也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球员转会的工资怎么弄,合同怎么签,转出转入球队的利益怎么分配等等,归根到底,要找到一条适合所有人所有球队的职业化制度,是很难的。

ps:当然,我支持,有些水平很低的地方队,可以解散。

0 阅读:4
十三分钟啊

十三分钟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