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自知活不了多久了,想起曾被自己斩杀的曹家1000多口人,临死前,他给儿孙留下了两个无比英明的遗嘱:理好国政,司马家后人一律不准上坟! “只要交出兵权,保你富贵。”司马懿对曹爽承诺道。公元249年2月5日,洛阳城外的高平陵,魏帝曹芳正率领群臣祭拜先帝。而在城内,一场足以改变三国历史的政变正在上演。 司马懿假借郭太后之名,迅速下令关闭洛阳城门,派遣精锐士兵抢占了武库,从而牢牢掌控了洛阳城内的军事与行政大权。此时,曹爽在得到这一消息时,其实手中的优势并不小。他不仅陪伴在皇帝曹芳身边,身边还有数千训练有素的禁军可供调遣。 理论上来说,曹爽完全能够以皇帝的名义调集天下的兵马,挥师反攻洛阳,夺回主动权。然而,司马懿派使者向他传递了一个看似诚恳的承诺,只要他放弃抵抗,便可保留爵位,安享富贵。 面对这个承诺,曹爽犹豫了。司马懿的承诺并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周密布局。他先派曹爽的亲信尹大目前去劝降,又让太尉蒋济写信担保,甚至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洛水发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然而,曹爽最终选择相信司马懿。他放下武器,交出兵权,带着皇帝返回洛阳。曹爽的信任换来的却是灭顶之灾。司马懿迅速翻脸,以谋反罪处死曹爽及其党羽何晏、邓飏、丁谧等,并诛灭三族,死者数千。 晚年,当司马懿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他把儿孙们召集到身边,司马懿临终之际留下两条极具远见卓识的嘱托。其一,要将国家政务治理得井井有条,为社稷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其二,规定司马家族的后世子孙一概禁止前往祖坟祭拜。 司马懿的这句话让儿孙们感到十分惊讶。他给出的理由是:“咱们司马家在这世间结下的仇怨太多了,去祖坟祭拜,很可能会给家族招来报复。”从这一遗嘱中,能深切感受到司马懿内心深处那难以言说的隐忧。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了争夺权力,得罪了许多人。 尤其是斩杀曹家 1000 多口人的事情,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怨恨。他担心司马家的后人在上坟时会遭到仇家的暗算,为了保护子孙后代的安全,他做出了这个看似不近人情的决定。 从司马懿的这两个遗嘱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像司马懿要求司马家理好国政一样,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只有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信息来源: 国学导航|《三国志·卷二十一·傅嘏传》 文|何夕 编辑|史叔
曹操更信任曹仁,还是夏侯惇?说白了,夏侯惇和曹仁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在整个曹
【50评论】【25点赞】
龍的心
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