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迎来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华为开源了“中国版CUDA”!昨天,北京的昇腾计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8-06 22:14:00

科技圈迎来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时刻,华为开源了“中国版CUDA”!昨天,北京的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昇腾硬件使能 CANN 全面开源开放,Mind 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也同步开源。这话听着官方,实则标志着中国终于有了能挑战英伟达 CUDA 体系的 “本土算力生态底座”,说是芯片史和 AI 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毫不为过。

在 AI 领域,芯片像盖房的砖,可真要建成高楼,得靠软件生态。过去十几年,英伟达的 CUDA 几乎成了 AI 开发者唯一的 “通用语言”,全球主流的 AI 框架、应用和训练代码都得靠它,这让英伟达的 GPU 成了 AI 领域绕不开的基础设施,就像微软靠 Windows、苹果靠 iOS 圈住用户一样,英伟达靠CUDA,把AI开发者纳入了自己的“帝国版图”,如今四万亿市值就是这么攒起来的。

也正因如此,美国对华实施 AI 芯片禁令后,国产 GPU 就算硬件做得再好,想大规模落地还是难 —— 缺的就是自己的 “CUDA”。没有配套生态,再强的硬件也跟废铁没两样。

这几年,国内 AI 芯片厂商如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冒了出来,性能一次次刷新纪录。可硬件终究是 “肌肉”,没有软件生态这个 “大脑”,再强的 “肌肉” 也发不出力。华为的 CANN 不算新东西,但这次全面开源,开放底层算子、编译器这些关键组件,目的很明确:打造中国自己的 AI 开发生态。开发者只用 Python 写代码,CANN 就能快速对接昇腾芯片,一键部署,真正做到 “软硬件无缝衔接”。

这可不只是 “中国版 CUDA”。开源模式避开了 CUDA 的 “垄断坑”,不用担心 “断供就变砖”;还在推动 “国产技术抱团”,跟鸿蒙、欧拉系统联动,和海光、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合作,要建一个中国自己的 AI 生态,不是单打独斗。华为还拉着 “一带一路” 国家一起搞合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慢慢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现在,华为从芯片(昇腾 910)到驱动、框架、开发工具都配齐了,全球能做到的,基本就华为和英伟达。

最近黄仁勋来中国出售阉割版芯片的事挺热闹的,美国松口让他来,怕的就是中国芯片生态起来,能自己满足需求。华为这步棋,正对了他们的 “怕处”。黄仁勋也总夸华为,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华为没几年就做成这样不容易。

实际上,英伟达在华 AI 芯片份额已从 2022 年前的 95% 降到 2025 年的 50%,而华为昇腾靠着技术突破开始了盈利,昇腾 910C 良率提到 40% ,910D 进入测试;苏州、深圳设了百亿基金,国家计划 2025 年国产 AI 芯片市占率超 40%,很多企业已全面转向国产。现在华为昇腾占国内 AI 芯片生产 75% 以上,智算中心占 79%,推理市场从 12% 涨到 27%,成了国产替代核心。

华为 CANN 能不能打败 CUDA?这是场持久战,得靠技术、政策、生态和时间。要是算力建设一直倾向它,高校科研机构跟着做模型国产化,CANN 说不定能在国内市场局部胜出。这条路不容易,但咱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底气和方向。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