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马自达CX-5,这车一切抽象的特征,都要结合美国市场来理解。
跟丰田RAV4一样,新CX-5也是一次诚意很小的换代。框架基本没动,虽然拉了轴距和尺寸,但白车身比例和前框架细节跟现款CX-5区别很小。
2012年首发的CX-5框架,预计会用到2032年。
是的,用TM整整20年。
更别说CX-5和CX-50的关系如何延续,这一切的抽象,都是美国消费者惯出来的。
在美国,丰田RAV4和本田CR-V每年都要卖20多万辆,马自达对应策略是推出CX-50主打野外和露营——实际上这也是个抽象玩意,谁TM宽度1.9米的紧凑型SUV会用扭力梁后悬啊?
但美国人不care,卖得可好,本来CX-5在美国卖了十几年还有年销10万+就很神奇了,结果是CX-50又来贡献了10万+……
我直接一个?
你知道美国人是怎么理解CX-5和CX-50的区别吗?CX-50是美国制小汽车,而CX-5是高贵的日本制,JDM使我信心倍增,我觉得这车能开到我孙子成年。
马自达当然会鬼扯什么城市和野外的定位区别,但实际就是,由于美国消费者品味过低,牛马属性过高,以至于马自达用两个糊弄玩意就轻轻松松达成了RAV4和CR-V的销量水平。
最后,马自达把这两个抽象玩意喂给其他市场,这就是为什么马自达的油车产品在中国如此抽象。
是美国市场的扭曲和抽象,导致了马自达和斯巴鲁的抽象。
————————————
这也揭示了一个让车迷很难受的现象——车迷都希望更多人认可小众品牌,购买他们独特的作品。
但事实是,一旦这些小众品牌起飞,过往贫瘠的资源瞬间丰富起来,马自达和斯巴鲁们会陷入迷茫。
他们并不清楚起飞的原因,但很清楚绝对跟自己精细而优良的作品无关,那种得意忘形,会让他们推出低成本的糊弄作品。
最后,车迷陷入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