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无人机闯山东舰禁飞区被摁,35岁港男操控的不只是机器?背后水太深,最高可判无期。 7月3日,被欢乐与惊叹声包裹着的山东舰上空传来一阵阵轰鸣声,一架本不该出现的无人机正嚣张地盘旋在山东舰上空。 香港警方立即将该无人机击落,并顺藤摸瓜地找到无人机背后的主人。 在香港警方的审讯室里,那台被暂扣的无人机静静躺在证物袋中。在香港警方三令五申下违规操作无人机,目标还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山东舰,拍摄者其心可诛。 看似不经意地拍摄,在专业情报人员眼中,偷拍的图片可以化作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穿透山东舰的“防护网”。 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拍摄甲板上歼-15T舰载机的停放间距,推算出山东舰的舰载机调度效率,观察锚链与船体的夹角从而判断航母的吨位与吃水深度,甚至水兵列队时的微小间隙都能暴露出关键信息。 更值得警惕的是,现代消费级无人机早已超越“玩具”范畴。涉事无人机搭载的4K摄像头、GPS定位模块和实时传输功能,使其具备了情报收集的专业能力。 比如韩国在2024年破获的中国留学生间谍案中,嫌疑人正是通过无人机自动将11.9 GB的美军基地影像传送至境外服务器。 这种“民用设备军事化”的趋势,让每一台无人机都可能成为潜伏在城市上空的“间谍哨兵”。 再将视线转回到山东舰无人机一案中。 该名男子在明令禁止中违规操控无人机拍摄,根据2025年5月生效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附属法例,山东舰停泊区域已被列为“禁地”,未经授权的拍摄行为可直接触发国安法追责。 若查实该男子与境外势力存在勾连,等待他的将是最高无期徒刑的严惩。 法律的严苛背后,是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性觉醒,但法律的威慑力不仅在于事后追责,更在于事前警示。 当《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明确将“禁地”范围扩展至临时军事活动区域,任何试图挑战红线的行为都将付出高昂代价。 山东舰访港期间,维港两岸万人空巷的景象令人动容,一位16岁的香港少年在参观舰载机调度指挥中心后,在社交媒体写下:“原来电影里的‘航母Style’真的存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山东舰对香港人民开放,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到国家实力,这种区别于网络上的“看”更能带来深深的震撼,但开放不等于放任。 当香岛中学的学生在甲板上聆听国防知识时,安保人员正通过电磁干扰设备构建隐形屏障,确保任何未经授权的信号都无法穿透。 这种“以开放彰显自信,以安全守护尊严”的策略,正是大国重器展示的应有之道。 面对无人机带来的安全威胁,香港警方的处置手段展现出科技时代的应对智慧。 在此次事件中,警方通过实时监测无人机的电子信号从而精准定位操控者位置,再看、利用大数据分析涉事男子的飞行轨迹,排查是否存在长期情报收集行为。 当山东舰缓缓驶离维多利亚港,留下的不仅是一道壮丽的航迹,更是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课。 参考来源:山东舰航母编队开放首日!还有“舰载熊猫”等你来打卡 央视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