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看清了日本的“病根”,在公开发言中,直言不讳道出了日本的三大病根。这三大病根看似是敢戳痛处的清醒发言,可细究起来,这番话更像一场避开核心的政治表态。 他口中的制度失衡、历史回避、社会右倾,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内部问题,其背后藏着外部势力的纵容与内部利益的纠缠,而这才是日本真正难愈的病灶。 石破茂反复强调“制度制衡失效、军权脱缰”的风险,还拿1931年关东军擅自行动、1941年军方裹挟国家开战的历史当例子,呼吁守住文人统制的底线。 但现实中,他的内阁正在做的事,恰恰是在给军权松绑。2025年9月,美日刚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近两万人的部队跨着八个县区搞演练,焦点全放在冲绳的军事部署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加贺号航母特意跑到美国加州,和美军一起测试F-35B战机起降,这种明显具备进攻性的动作,石破茂在发言里提都没提。 这背后绕不开美国的影子。二战后美国给日本套上宪法第九条,本是想拴住这头“猛虎”,可冷战开始后,为了打造亚洲防线,又悄悄松开了绳索。 到了2025年,这种纵容变本加厉,看着日本把防卫费涨到快十万亿日元,朝着GDP2%的目标狂奔,美国不仅不拦着,还主动递技术、搞联合演练。 石破茂嘴上喊着“警惕军权”,实则心里清楚,有美国这个靠山,扩军根本不会被真正约束。网友说得实在,“一边怕军权脱缰,一边靠美军撑腰搞军演,这哪是治病,分明是给病根喂营养品”。 冲绳的现状更是戳破了“制度制衡”的谎言。美军在日本的基地70%都压在冲绳,噪音、污染早就让当地居民怨声载道。 2025年8月,美军直升机在冲绳坠毁,碎片直接砸到居民区,岛民上街抗议,冲绳知事都公开说美军负担太重,可日本防卫省却反过来斥责示威者“不懂大局”。 这种对民众诉求的漠视,和二战前军部凌驾于民意之上的苗头如出一辙。石破茂对此只字不提,足见他所谓的“制度制衡”,不过是应付舆论的空话。 至于“不敢面对历史”的病根,石破茂避谈“侵略”二字的态度,早已说明问题的严重性。2025年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一出来,更让人看清这种回避不是个人立场,而是系统性的操作。 八个版本的教材里,只有个别版本提了南京大屠杀,还都用“南京事件”这种模糊的说法代替,连具体的死难人数都刻意抹去,还有“慰安妇”“731部队”这些关键历史词汇,在主流教材里几乎消失不见。 这可不是简单的文字修改,而是一套“制度性遗忘”的打法。日本文部科学省握着教材审查的大权,民间出版社就算想客观编写,也得跟着官方的调子来。 从2001年右翼团体推动“洗白”教材开始,二十多年过去,这种操作已经成了常态。 石破茂说要“铭记教训”,却从没想过动一动这套审查制度,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彻底承认侵略历史,不仅会得罪国内右翼势力,还会动摇美国支持下的扩军正当性。 更可怕的是,这种历史模糊化已经结出了果实。有民调显示,现在日本四成年轻人不知道8月15日是战败日,七成年轻人从没和人聊过二战历史。 他们从小在教材里看到的,更多是广岛、长崎核爆的“受害记忆”,却对日本给亚洲各国带来的灾难一无所知。 这种认知偏差,让右翼势力鼓吹的“强国论”有了市场,也让石破茂的“反思言论”失去了社会基础,年轻人都不知道历史真相,谈何反思? 石破茂提到的“社会右倾”,本质上是经济困境与外部纵容共同催生的结果。日本经济停滞这么多年,年轻人找工作难、薪资低,心里的焦虑需要出口。 右翼势力趁机把问题归咎于“历史包袱太重”“国际地位不够高”,鼓吹扩军能带来安全感和发展机遇,这种说法正好戳中了年轻人的痛点。 高市早苗这类右翼政客能上台,不是偶然,而是这种社会情绪的直接体现。 国际社会的批评看似激烈,却没能真正击中要害。2025年10月联合国会议上,中国代表质问日本不敢承认历史真相,韩国也因教材问题提出抗议。 但这些声音都被日本右翼包装成“外部干涉”,反而用来煽动民族情绪。美国更是装聋作哑,只要日本能帮着遏制地区对手,历史问题根本不算事。 这种外部压力的缺失,让日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石破茂其实心里门儿清,他点出的三大病根,每一个都和美国的纵容、国内的利益捆绑扯不开关系。 可他既不敢得罪美国,又要靠右翼势力维持执政,只能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这场看似清醒的发言,终究只是一场政治秀,治不好日本的病,反而会让病根埋得更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石破茂看清了日本的“病根”,在公开发言中,直言不讳道出了日本的三大病根。这三大病
波览历史
2025-10-14 11:50: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