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   2025年10月13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显示,俄军在2

波览历史 2025-10-14 10:51:12

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   2025年10月13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显示,俄军在24小时内取得多线突破:防空系统击落9枚海马斯火箭弹、1枚海王星导弹及72架无人机,同时对乌军137个关键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而这场单日突破是俄军靠着制裁漏洞撑起来的战争机器,和西方援乌体系内部裂痕碰撞出的必然结果,所谓的“装备对抗”早成了“体系可持续性”的比拼。   很多人好奇俄军现在为啥能打出这么精准的打击,答案藏在武器的“肚子”里。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拆解俄军武器后发现,一枚“匕首”导弹里居然有96个外国零件,近500架俄军无人机拆出了超过十万个西方造的核心部件。   美国的电子元件、英国的飞行芯片,甚至连天天喊着援乌的瑞士、德国企业的产品都在里面。   这就解释了为啥俄军2025年能计划造出2500枚高精度导弹和上千架无人机,没有这些西方零件,光靠俄本土产能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   那些喊了三年的三万多项对俄制裁,看似严厉,实则漏洞大到能让关键零件源源不断流进俄罗斯军工生产线。   俄军的战术升级,本质是靠着这种“制裁放水”攒出来的底气。这次击落72架无人机里有53架是AI系统自动搞定的,这套“狼群”系统看着先进,核心芯片却是英国造的。   扎波罗热的S-400能实现“发射后不管”,背后的电子元件不少来自美国企业。网友说得实在,“西方一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给俄罗斯卖零件,这哪是打仗,更像在做军火生意”。   这种矛盾的局面,让俄军既能用上先进技术,又不用完全依赖自己的工业短板,战术迭代速度自然快了起来。   反观乌克兰这边,西方援助早就不是“雪中送炭”,更像“拆东补西”的敷衍。   欧盟那边,乌克兰一直盼着能用冻结的俄资产换1400亿欧元长期贷款,可直到10月14日,欧盟还在开会扯皮,奥地利、比利时这些国家明确反对把冻结资金用在军事上,连个明确说法都给不出。   美国更热闹,两党参议员搞了个1180亿美元的法案,想拿600亿给乌克兰,结果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直接说这法案在众议院“见光死”。   共和党人盯着选举年的移民议题,根本不想在援乌上松口,连牵头谈判的共和党议员都被自家州党部谴责了。   这种援助断层直接反映在战场上。德国给的IRIS-T防空系统看着唬人,可操作人员培训跟不上,真到实战中根本拦不住目标。   美国海马斯火箭弹之前名声大噪,现在在俄军电子干扰下,发射密度降了一大半,命中率更是跌得厉害。   另就是维护问题,波兰修过的豹2坦克,十辆里有四辆用不了多久就得再送回去,法国凯撒火炮的精密零件在战场沙尘里三天两头出故障。   这些西方装备不是不好,是根本适应不了乌克兰战场的高强度消耗,更撑不起乌军的持续作战。   俄军早就摸透了这个门道,所以这次137个打击目标选得特别有讲究。打变电站不用常规弹头,改用碳纤维弹头,电网瘫痪了却没人伤亡,修复起来还特别麻烦。   打第聂伯河水电站专打控制系统,不碰坝体,既让电站停摆,又避免了洪水引发的人道危机。这种打法不是单纯的破坏,是精准掐断乌克兰维持战争的“毛细血管”。   再加上对铁路桥、公路关键路段的打击,故意炸路基不炸桥面,让乌军修复时间拖长三倍,顿巴斯前线的装甲车送不上去,弹药储备也越来越少。   俄军能这么“从容”,还靠能源收入和内部动员撑着底气。现在乌拉尔原油价格稳在80美元以上,俄罗斯每个月光卖油就能拿150亿美元外汇,足够支撑军工生产。   反观乌克兰,军费全靠外援,欧盟刚给的1亿欧元援助,连两个月都撑不下来,之前一次给40多亿欧元的盛况早就没了。   适龄参军的人里四分之一都上了战场,工厂和农场没人干活,经济底子快被掏空了。   这场冲突早已经变成了“规则笑话”,西方一边高喊制裁,一边放任企业给俄军送零件,美国斯伦贝谢公司悄悄卖了2亿美元设备给俄罗斯,英国嘴上说制裁最严,核心芯片却照卖不误。   乌克兰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拿着西方淘汰的装备,顶着俄军用西方零件造的武器,背后的援助还时断时续。   普京10月7日说俄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这话不是吹牛,毕竟俄军手里有能源、有工业补给,还有西方送上门的零件,而乌军手里只剩不断缩水的援助承诺。   那些被击落的导弹和无人机,与其说是乌军的损失,不如说是西方自相矛盾的援乌政策和制裁漏洞结出的果实。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夺回一定居点,财联社2025-10-13 02:19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