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多地出现反华集会!李在明郑重承诺,定要给中国一个交代。 最近韩国国内反华示

易云的世界 2025-08-14 17:17:50

韩国多地出现反华集会!李在明郑重承诺,定要给中国一个交代。 最近韩国国内反华示威游行以及歧视外国人事件频发,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明确强调,这些“充斥辱骂与暴力的仇恨示威”已让韩国国家形象崩塌。 他要求有关部门拿出“制度性对策”,并强调“其他国家看到这种场面会怎么想?”这番表态背后,是韩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与政治操弄间的撕裂,当示威者污损中国国旗、围攻华人商铺时,韩国旅游业和零售业正因中国游客锐减而损失惨重。 极右翼团体“自由大学”7月在中国使馆前闹事时,参与者撕毁中国国旗、撒泼大使肖像,却对韩国《刑法》第108条“侮辱外国使节最高可判三年”视若无睹。 更讽刺的是,同一批人一边高举“爱国”旗帜,一边纵容“叉车虐待外籍劳工”的暴行,李在明曾痛斥这是“赤裸裸践踏人权”。这种双标暴露出反华情绪的本质,政客转移矛盾的廉价工具。 2025年一季度韩国GDP萎缩0.2%,青年失业率飙至21.3%,保守派为掩盖经济失能,将中国塑造成“抢饭碗”的替罪羊。 美国的幕后操控更不容忽视。美军2.85万驻韩部队捏着战时指挥权,逼韩国在中美间二选一。韩国外长赵显刚上任就宣称“中国崛起是挑战”,结果总统室48小时内火速灭火,改口“重视中韩合作”。 李在明紧急踩刹车的根本原因,在于韩国经济的“中国依赖症”已病入膏肓。中国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8%,半导体对华依存度高达63%,若完全倒向美国,韩国年损失将超120亿美元。 反华集会爆发后,首尔明洞商圈中国游客骤减七成,济州岛酒店空置率飙升;现代汽车在华销量从十年前的年销180万辆暴跌至2023年的11.2万辆,工厂被比亚迪接手改造;韩国对华芯片出口占比从50%跌至35%,中国存储芯片自给率却已达72.5%。 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平衡术正在失效。尹锡悦政府时期,中国从韩国最大顺差国变为最大逆差国,而美国强征韩国半导体25%关税,除非韩企配合封锁中国,李在明的务实选择折射出韩国精英的清醒认知:得罪中国不是政治表态,而是经济自杀。 当前场景与2016年“萨德危机”惊人相似。当时韩国保守派借口“朝鲜威胁”部署萨德,结果乐天集团在华业务崩盘,直接损失超10万亿韩元,如今反华集会重演同一剧本,甚至手法更拙劣,联合国报告直接点名韩国是“全球最反华国家”,其种族歧视行径已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更讽刺的是文化领域的自相矛盾。韩国激进民族主义者一边宣扬“汉字是韩国人创造”“孔子是韩国人”,一边抗议中国朝鲜族服饰“文化掠夺”。这种“偷文化再骂贼”的逻辑,连美国驻韩代办都忍不住蹭热度,穿韩服发推称“最初的韩服来自韩国”,被韩媒揭穿实为挑拨中韩关系。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韵脚:当政客需要转移矛盾时,中国永远是现成的靶子;但当经济数据亮红灯时,他们又不得不低头认错。 中国应对此次风波的策略堪称精准。驻韩使馆7月9日就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保障中国公民安全;后续通过《反外国制裁法》预留反击空间,同时避免升级为全面经济战。这种“点到为止”的威慑,比2017年“限韩令”更符合现代国际关系规则。 舆论战场同样呈现不对称态势。韩国网民在社交媒体攻击中国选手、网暴韩裔教练安贤洙时,中国使馆却大度祝贺韩国选手黄大宪冬奥夺金,强调“中韩人民真挚情谊”。 这种高下立判的应对,让韩国极端民族主义在国际社会眼中愈发像一场闹剧,德国《明镜》周刊直接嘲讽韩国人“输不起”,并翻出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韩国观众给美国选手寄死亡威胁的旧账。 总统的务实表态面临三重挑战。其一是国内民粹反噬:保守派正将他贴上“亲华卖国”标签,企图复制尹锡悦靠反华上台的老路。 其二是美国施压: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加入“芯片四方联盟”,否则加征钢铝关税。其三是经济结构顽疾:韩国造船业被中国抢单、泡菜企业因中国原料价格优势成批倒闭,产业竞争引发的民怨难以疏导。 李在明的修宪提案或许暗藏破局思路。他提议将总统任期改为四年连任制,试图通过政策延续性化解短期政治投机。但真正的解药在于重塑国民认知,当韩国年轻人意识到,反华情绪只会让美国坐收渔利、让韩国沦为“东亚乌克兰”时,或许才会放下仇恨的扩音器。 毕竟,中国游客的行李箱里装着韩国零售业30%的营收,而美国军靴踩着的,是韩国自主外交的脊梁。 信息来源: 韩国多地出现反华集会,李在明发声 中国新闻网2025-08-14 00:48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