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多嚣张,如今就有多绝望,菲律宾台风灾情严重,无助的菲民竟跑到国际上喊话中国:凭什么不伸出援手?是我们保护了你! 费迪南德·马科斯二世上台后外交大转向,亲美亲得紧。南海问题上,菲律宾船只2023年闯中国南沙230多次,比前一年多47次。 2024年3月收了中国500吨化肥,转头就往仁爱礁送建材,中国海警用水炮挡,菲船损了还硬上。7月在华盛顿签协议,把美菲防御条约拉到南海,明显冲中国来。 舰艇靠近中国船,多次撞上,中国钩杆挡菲方登船。2025年冲突继续,6月中国海岸警卫队拦菲补给船,菲水手拉货物防掉。菲律宾靠这些动作觉得自己牛,但台风一来就露馅。 2024下半年到2025初,菲律宾挨了好几场台风。卡里纳台风风速185公里每小时,吕宋岛洪水决堤,车辆坠桥。 布乔伊和特拉米跟上,山坡滑坡埋路,救援挖车残骸。国家减灾委数据,2025年7月底死超50人,失踪20多,受灾800万。 农业亏10亿比索,基建毁80亿,200多市镇灾难状态。市场淹没,摊贩转移货物,避难中心人挤人,分食少量食物,用桶接雨水喝。政府军发米罐头,但供应断,抢夺推搡。 中国过去帮过不少忙。2013的海燕台风,给2万吨米和200万刀,医疗队搭诊所抬伤员处遗体。2021年100万刀现金加1万吨米。 2022年,援助了500万人民币加帐篷毛毯。2023马荣火山,海军卸50万人民币面粉米。2024洪灾,红十字送药品水设备。 这些援助来得快,帮重建。但南海事闹大,中国这次没动静,只外交关切。菲律宾民众上网发声,推特视频质问中国不援,手挥喊守护南海保护你们才安全。 美国给了1380万比索,合25万刀,杯水车薪。日本没公布清单,欧盟150万欧元,每国不到6万。盟友慢腾腾,菲律宾官员摇头,承认不够重建。 灾后小马科斯从美返回,机场承诺速发援助,建输送带系统。军卡车扛米袋逐户分,但腐败截留,民众围政府扔瓶抗议。 中国在对外援助与合作中长期强调人道主义原则,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及民生困难等情况下,往往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物资、技术或人员支援。 这种援助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互信基础或忽略双边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菲关系多次因南海争端、海上执法冲突及外交表态而出现紧张。尤其是在部分涉及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事件中,菲律宾政府的政策与行动引发了中方对合作诚意的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中国仍具备提供援助的能力,但当一国政府在政治与安全领域持续采取被视为损害双边关系的举措时,必然会影响中方的援助意愿与合作热情。 对于菲律宾社会近期出现的呼吁中方援助的声音,中方的关切在于,这类诉求似乎忽视了本国政府近年在双边关系中所造成的摩擦与伤害。 如果未来菲律宾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缺乏反思与调整,继续采取对抗性或挑衅性行为,那么在真正遇到重大危机时,可能无法再像以往一样获得中国的快速和大规模援助。 这不仅关乎外交态度,也关系到两国民众之间的互信与情感基础。
中菲摊牌了!过去,中国对菲律宾在南海的一些挑衅,通常采取低调应对,能谈就谈,能退
【216评论】【1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