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连长转业回家,可在登上火车的时候,他却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乞丐
小说红楼
2025-08-10 22:07:36
1950年,解放军连长转业回家,可在登上火车的时候,他却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乞丐,正在追着他跑,连长仔细一看,顿时愣住了!
1950 年深秋的济南火车站,刘玉明紧了紧褪色的军大衣,左肩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作为刚转业的解放军连长,他手里攥着前往临朐县的火车票,衣兜里揣着公安局副局长的任命书。
“呜 ——” 火车汽笛突然长鸣,惊得他一个激灵。就在车厢门即将关闭的瞬间,一道瘦小的黑影突然从人群里窜出来,疯了似的追着缓缓开动的火车跑。
那是个衣衫褴褛的女乞丐,死死盯着车窗里的刘玉明。
“同志!等等!你是不是临朐的刘玉明?” 女人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是她!真的是怀玉!
三十年前那个槐花飘香的午后,画面突然冲破记忆的闸门,汹涌地扑到眼前。那年他才十六,是村里有名的愣小子,因为替被地主家狗腿子欺负的姑娘出头,被打得鼻青脸肿。
躲在老槐树下抹眼泪时,一个穿着蓝布碎花袄的姑娘悄悄递来半块玉米面饼,辫梢系着的红头绳在风里轻轻晃。
“我叫梁怀玉,俺爹说你是条汉子。” 姑娘的声音像山涧清泉,“俺家有祖传的正骨药,跟俺走吧。”
后来他才知道,怀玉的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可惜在她十岁那年被抓了壮丁,再也没回来。母女俩靠着替人缝补浆洗度日,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可每次他去送柴火,怀玉总会变着法儿给他留些吃的 —— 有时是烤得焦香的红薯,有时是掺着野菜的菜团子。
1937 年冬天,日军的铁蹄踏到了临朐边界。村里的保长挨家挨户抓壮丁,刘玉明对她说:“俺要去当兵。”
怀玉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他手背上滚烫。“俺等你。”
红布包里除了长命锁,还有一缕乌黑的发丝。
新婚第三夜,他就跟着队伍走了。临走时天还没亮,怀玉哭着说“到了部队好好打仗,别惦记家,俺会照顾好咱娘,会把咱家的地种好,会……”
话没说完就被他紧紧抱住。“等俺回来,一定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他咬着牙说,生怕一松口就会哭出来。
这一等,就是十五年。
淮海战役那场血战,他带领尖刀连冲锋时被炮弹碎片击中左肩,昏迷前最后想起的,是怀玉站在槐树下的模样。醒来时躺在野战医院,身边的小战士告诉他,从他血肉模糊的军装里,摸出了一个被血浸透的红布包,里面的银锁还牢牢攥在手里。
“刘连长!刘连长!” 女乞丐的呼喊声把他从回忆里拽出来。火车越开越快,女人的身影在视野里越来越小,可那双眼睛里的执拗,和当年站在村口的怀玉一模一样。
“停车!快停车!” 刘玉明疯了似的捶打着车窗,声音因为激动而变调。邻座的乘客被他吓了一跳,乘务员匆匆赶来:“同志,火车不能随便停……”
“那是我媳妇!我失散十五年的媳妇!” 他红着眼嘶吼,左肩的旧伤因为剧烈动作疼得钻心,可这点疼和心口的剧痛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火车在下一站临时停靠时,他几乎是滚下车的。雇了辆自行车疯了似的往回赶,寒风刮得脸生疼,可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她,抱住她,再也不松开。
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豁口的粗瓷碗,看见他进来,先是愣了愣,然后突然像个孩子似的哭起来:“玉明…… 俺以为你死了…… 俺找了你十五年啊……”
原来他随军南下后,村里被日军洗劫,婆婆没熬过去,怀玉带着仅有的干粮一路乞讨着寻找部队。
她不知道他的番号,不知道他在哪个部队,只凭着 “刘玉明” 三个字,从山东追到江苏,从安徽问到河南。为了活命,她给人缝过衣裳,挖过野菜,甚至在死人堆里捡过粮食。
“俺知道你左肩有伤,” 怀玉颤抖着抚摸他的肩膀,掌心的茧子像砂纸一样粗糙,“俺听伤兵说的,说有个刘连长在淮海战役伤了左肩,俺就一路找过来了……”
刘玉明把怀玉接到临朐县时,同事们都惊呆了。这个穿着打补丁衣服、说话带着浓重乡音的女人,怎么看都配不上年轻有为的公安局副局长。可刘玉明不在乎,他每天下班就往家跑,给怀玉打水洗脸,教她认简体字,把单位发的细粮全都留给她。
“玉明,你现在是官了,俺配不上你。” 有天晚上,怀玉摸着他崭新的制服,眼圈红红的。
“胡说啥!” 刘玉明把她揽进怀里,左肩的伤疤抵着她的额头,“当年要不是你给俺那半块饼,俺早饿死了。要不是你等俺,俺打仗都没念想。你是俺的命,知道不?”
1960 年春天,怀玉突然咳得厉害,脸一天比一天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劳累过度,肺已经坏了。
弥留之际,怀玉躺在病床上,拉着刘玉明的手,眼神还是那么亮。“玉明,俺不后悔等你。” 她气若游丝,“就是…… 就是觉得亏得慌,跟你好日子没过几天……”
“别瞎说!你会好起来的!” 刘玉明紧紧攥着她的手,眼泪砸在她枯瘦的手背上,“等你好了,俺带你去北京,去看天安门……”
怀玉笑了,像个孩子似的。“俺等不到了……” 她从枕头底下摸出那个红布包,银锁已经被摩挲得发亮,“这个你收着…… 下辈子,换你等俺……”
怀玉走的那天,临朐下了场小雨。刘玉明把她葬在当年村口的老槐树下,墓碑上没刻多少字,只写着 “吾妻梁怀玉”。后来的几十年里,刘玉明再没续弦。
0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