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让儿子在他死后,把貌美的小妾陪葬。儿子嘴上答应,但后来不忍

小说红楼 2025-08-09 21:21:53

晋国老将魏犨在病危时,让儿子在他死后,把貌美的小妾陪葬。儿子嘴上答应,但后来不忍心,将小妾改嫁。   公元前 594 年深秋,晋国上卿魏犨躺在床上,这位曾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在城濮之战中身先士卒的沙场老将,此刻正被死神步步紧逼。   “传…… 传魏颗进来。” 魏犨的声音嘶哑如破锣,每说一个字都牵动着胸腔的剧痛。侍立在旁的家臣不敢怠慢,快步走向偏厅。   魏颗跪在床前时,“为父……时日无多了。” 魏犨喘息着,枯手抓住儿子的手腕,“你记着,那名叫祖姬的小妾……必须给我殉葬。”   祖姬是三年前从郑国送来的美人,年方十六,不仅容貌倾城,更弹得一手好琴。府中上下都知道,老将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常说 “见祖姬如见春阳”。   “父亲,” 魏颗迟疑着开口,“祖姬侍奉您勤勉周到,可她毕竟年轻……”   “住口!” 魏犨猛地提高声音,剧烈的咳嗽让他弯下腰,“我征战一生,死后岂能孤单?让她…… 陪我在地下,继续为我抚琴。”   “您…… 您为何一定要如此?” 魏颗忍不住追问。魏犨摆了摆手,死死盯着魏颗:“你…… 你答应不答应?”   魏颗知道殉葬是当时的陋习, 最终,魏颗还是低下了头。他知道此刻争辩无益,只会让父亲更加动怒,加速病情恶化。   魏犨这才松了口气,缓缓躺回床上,闭上眼喃喃道:“好…… 好…… 我在地下…… 等着她……” 三日后,魏犨溘然长逝。消息传出,魏府上下一片哀恸。按照礼制,魏家开始筹备丧事,祖姬也被安排在偏院,等待着殉葬的命运。 “兄长,父亲的遗命……” 弟弟魏锜找到魏颗,脸上带着犹豫,“我们真的要让祖姬殉葬吗?”   魏颗沉默良久,终于开口:“父亲临终前神志不清,所言并非理智之言。”   “可那毕竟是父亲的命令啊!” 魏锜急道,“若是传出去,说我们违背父命,会被人耻笑的!”   “比起被人耻笑,我更不愿做伤天害理之事。” 魏颗语气坚定,“祖姬年轻貌美,本应有自己的人生。父亲在世时宠爱她,想必也不愿她就此殒命。他那时不过是一时糊涂罢了。”   “可…… 可我们答应过父亲的。”   “所谓‘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魏颗引用《孝经》中的话语,“若盲目遵从错误的命令,才是真正的不孝。我们应当遵从父亲清醒时的意愿,而非临终的糊涂之言。”   下定决心后,魏颗立刻让人请来掌管婚事的媒妁,为祖姬寻觅良缘。他知道此事必须尽快办妥,否则夜长梦多。   几日后的一个深夜,魏颗悄悄来到偏院。祖姬正坐在窗前发呆,见魏颗进来,连忙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惶恐。   “祖姬,你不必害怕。” 魏颗温声道,“我不会让你为父亲殉葬的。”   祖姬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公子…… 您说什么?”   “我已为你寻得一户好人家,是邻邑的大夫解张,为人忠厚老实,家中并无正妻。” 魏颗说道,“明日我便派人送你过去,从此你便嫁入解家,安稳度日吧。”   “生死有命,不该强求。” 魏颗叹了口气,“父亲征战一生,杀人无数,或许是晚年心生恐惧,才会有此糊涂之举。我身为儿子,不能让他死后还背负这等不义之名。你安心去吧,日后好好生活,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祖姬泣不成声,对着魏颗深深一拜:“公子的大恩大德,祖姬永世不忘。若有来生,定当衔环结草,报答公子救命之恩!”   次日凌晨,魏颗悄悄安排车马,将祖姬送往解家。此事虽然做得隐秘,但还是在府中引起了一些议论。魏颗却毫不在意,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 公元前 593 年,秦晋两国在辅氏(今陕西大荔)爆发激战。魏颗作为晋军主将,亲自率军冲锋陷阵。 激战中,秦国大将杜回突然杀到魏颗面前。杜回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手中挥舞着一柄重剑,所向披靡。魏颗与他交手数个回合,渐渐不支,眼看就要丧命于杜回剑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魏颗突然看到杜回脚下不知何时多了一捆青草,他一个踉跄,重重摔倒在地。魏颗趁机挺枪刺去,将杜回生擒活捉。   晋军见主将获胜,士气大振,奋勇杀敌,最终大败秦军。   战后,魏颗心中十分疑惑,那捆青草究竟是从何而来?他四处打听,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当晚,魏颗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白发老者走到他面前,对着他深深一拜。   “公子还记得我吗?” 老者问道。   魏颗摇了摇头:“老人家,我并不认识您。”   “我是祖姬的父亲啊!” 老者说道,“当年公子救了小女一命,我无以为报。今日在战场上,我便是化作那捆青草,助公子擒获敌将,以报公子的大恩大德。”   魏颗恍然大悟,原来白天在战场上相助自己的,竟是祖姬的父亲!他连忙扶起老者:“老人家言重了,我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实在不敢当如此厚报。”   “公子的恩情,我们父女永世不忘。” 老者说道,“日后若有机会,定会继续报答公子。” 说罢,老者便消失在梦中。   魏颗醒来后,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善举,竟然会在战场上救了自己一命。   久而久之,“结草衔环” 便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这个典故也一直流传至今,提醒着人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多做善事,因为善有善报,天道轮回。    

0 阅读:39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