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生更奇葩:洛阳桥边“装疯卖傻”,当众啃树皮,只为求个机会 如今想出名的人

王朝密码 2025-08-06 08:39:26

古代书生更奇葩:洛阳桥边 “装疯卖傻”,当众啃树皮,只为求个机会 如今想出名的人直播扮丑博流量,可唐朝有个书生为了让大官注意到自己,竟在洛阳桥边 “装疯卖傻”—— 穿着破烂衣服打滚,抢小孩的糖吃,甚至抱着柳树啃树皮,路人笑他是疯子,他却偷偷观察来往官员的反应,这场 “求关注” 大戏,比现在的网红套路还野! 洛阳有个叫柳明远的书生,寒窗苦读十年,写得一手好策论,可家里没背景,考了三次科举都没中。眼看同窗们要么托关系当了官,要么回家继承家业,他急得满嘴起泡,琢磨着 “寻常路走不通,不如剑走偏锋”。 听说宰相张九龄每天会经过洛阳桥去衙门,柳明远盯上了这个机会。第二天一早,他把自己的新衣服剪得破破烂烂,往泥里滚了两圈,头发弄成鸡窝状,跑到洛阳桥边的柳树下,见人就傻笑,还抢过卖糖葫芦小贩的棍子,当成 “权杖” 挥舞。 一开始路人以为他是真疯了,躲得远远的。有个老太太叹气道:“多好的后生,怕是读书读傻了。” 柳明远听见了,故意往地上一躺,学狗叫,逗得小孩们围着他拍手。他偷偷抬眼瞅着桥那头,心里念叨 “张大人咋还不来”。 等了三天,张九龄的轿子终于过来了。柳明远眼睛一亮,突然跳起来,抢过一个书生手里的诗集,撕下来就往嘴里塞,边嚼边喊:“好书!好书!” 张九龄的轿帘被风吹开,他瞥见这一幕,皱了皱眉,让轿夫停下:“这书生看着不像天生疯癫,去问问。” 随从过去问柳明远:“你是谁?为何在此胡闹?” 柳明远突然不疯了,站直身子作揖:“学生柳明远,有治国良策献上,奈何无人引荐,只能出此下策。” 说着从破衣服里掏出一卷用油纸包好的策论,双手奉上。 张九龄接过策论,打开一看,里面的字迹工整,论点鲜明,讲的是如何治理黄河水患,很有见地。他盯着柳明远看了半天,突然笑了:“为了让老夫看你的文章,竟不惜自毁形象,你这书生,倒有几分胆气。” 柳明远红着脸说:“学生也是没办法,投了几十次文章都石沉大海,只能出此下策。” 张九龄点点头:“你的策论不错,明天来衙门找我。” 说完让轿夫继续走,留下柳明远在原地又哭又笑,路人这才明白 “疯子” 是装的,纷纷议论 “这书生为了当官,也太拼了”。 其实柳明远的 “装疯卖傻” 是有预谋的。他提前打听了张九龄的脾气,知道这位宰相爱惜人才,讨厌那些只会空谈的酸儒,才想出这招 “苦肉计”。有天晚上,他还偷偷练习 “疯癫状”,让同住的书生骂他 “丢尽读书人脸”,他却笑着说 “能被大人物看到,丢点脸算啥”。 第二天柳明远去衙门时,换了身干净衣服,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跟昨天判若两人。张九龄见了他,故意逗他:“今天不啃树皮了?” 柳明远不好意思地说:“昨日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冒犯之处还请恕罪。” 张九龄欣赏他的才华和胆识,把他推荐给了吏部,让他当了个九品小官。 这事很快传遍了洛阳城,有人佩服柳明远 “有勇有谋”,也有人骂他 “不择手段”。有个落第书生学着他去桥边装疯,结果被当成真疯子,被家人捆回了家。柳明远听说后叹气道:“装疯只是手段,肚里有货才是根本,没真本事,装得再像也没用。” 后来柳明远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升到了五品郎中,每次路过洛阳桥,都会想起当年啃树皮的日子。他常对下属说:“有时候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得学会自己创造,但前提是你得有抓住机会的本事。” 从桥边疯汉到朝廷官员,柳明远用一场荒诞的 “求关注” 证明:古代官场虽讲门路,但真正的人才,哪怕用 “装疯卖傻” 的方式,也能找到发光的机会。只是这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敢豁出去的人 —— 毕竟,空有疯癫没有才,装得再像也成不了事。 # 书生 #求关注 #洛阳桥 #历史趣闻

0 阅读:0
王朝密码

王朝密码

破解帝国兴衰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