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2年,重病缠身的刘裕,把太子刘义符托付给了四大辅政重臣。刘裕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驾崩,四名托孤大臣就联手杀死幼帝,还把刘裕的二儿子也杀了。 病榻上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气息奄奄。 他将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刘义符交给了四位心腹重臣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的手中。 他在临死前还执着为儿子铺路,为王朝托付未来。 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尸骨未寒,这四位“柱石之臣”,竟会杀死他的长子,紧接着又除掉他的次子。 那么,在当时为什么刘裕要选择这四位心腹重臣。 刘裕这人的故事说起来,真是挺励志的。 他出身寒微,硬是从一介布衣在乱世中拼杀出南朝宋的基业。 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知道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当他走到生命尽头,自己的太子刘义符,这位不谙世事的少年,性情贪玩,耽于享乐,对治国理政毫无兴趣。 刘裕知道将帝国直接交给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手中,无异于将羊羔投入狼群。 所以,他必须为儿子,也为王朝,开始铺路。 于是,他精心挑选了四位他认为德才兼备、足以稳定朝局的重臣,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 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 这四人组合,在刘裕看来堪称完美。 他本想着他们能像诸葛亮辅佐刘禅那样,尽心竭力辅佐幼主,保刘宋江山稳固。 但是,世事难料啊!更何况他已经离开了。 太子刘义符在他逝后顺利登基,成为了宋少帝。 然而,新帝的所作所为,完全无视父亲临终的期望和国家的危局。 他沉溺于游戏,亲自扮演商人,让宫女太监扮演顾客,将朝廷重地变成了游乐场。 上班的任务,他是一点都不做,军国大事在他眼中就是儿戏。 更让辅臣们心惊胆战的是,北方强大的北魏虎视眈眈,边境警报频传,而这位少年天子却依旧醉生梦死。 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忧心如焚。 他们轮番进谏,劝他勤于政事,居安思危。 然而,刘义符将他们的忠言当作笑料。 辅臣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刘裕打下的江山,迟早毁在这个荒唐的皇帝手中。 刘裕去世尚不满两年,刘义符又在皇宫华林园中开设他的“皇家集市”,玩得忘乎所以。 突然,事先埋伏好的宫廷侍卫,在徐羡之、傅亮等人的指挥下,将刘义符制服。 一场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在嬉闹声中落下帷幕。 紧接着,徐羡之等人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书,罗列少帝刘义符“昏聩失德,荒嬉无度,不修德政,有负社稷”等多项大罪,宣布将其废黜为营阳王。 为了永绝后患,被废的刘义符在押往软禁地吴郡的途中,被杀害,年仅十七岁。 除掉刘义符后,按照继承顺序,本应由刘裕的次子、庐陵王刘义真继位。 然而,刘义真不是辅臣们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这位皇子性格张扬,喜好结交名士权贵,与徐羡之等老臣关系不睦,甚至有冲突。 辅臣们担心他一旦登基,不仅难控制,更可能为兄报仇。 于是,他们再次出手。 他们先给刘义真罗织罪名,将其废为庶人,随后同样杀害。 至此,刘裕的长子、次子皆死于这四位托孤大臣之手。 在清除了“障碍”后,辅臣们看准了刘裕的第三子、时任荆州刺史的宜都王刘义隆。 他们认为刘义隆性格沉稳,且长期在外,在朝中根基不深,易于掌控。 于是,他们将他拥立为帝,是为宋文帝。 宋文帝刘义隆登基之初,表现得极为谦恭温顺。 他对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位“定策元勋”大加封赏。 然而,在刘义隆内心深处,这四位大臣手上沾满了他两位兄长的鲜血,他自然心中有狠! 但他隐忍,暗中等待时机。 仅仅两年后,羽翼渐丰的宋文帝,终于开始了复仇。 他以“擅行废杀、图谋不轨”的罪名,对四位托孤大臣展开了清算。 徐羡之, 在逃亡途中自杀。 傅亮被捕后,被公开处决。 谢晦闻讯后起兵反抗,但终究兵败被俘处死。 檀道济由于并未直接杀害二王,加之当时北魏威胁犹在,暂时逃过一劫。 然而,这只是缓刑。 十多年后,檀道济以“谋反”罪名处死。 刘裕临终前的托孤,最终演变成一场骨肉相残、君臣反目的血腥连环惨剧。 他亲手葬送了两个儿子的性命,也为自己选择的辅臣们招致了灭顶之灾。 主要信源:(搜狐网——一口气看懂刘宋政权!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政权,到底有多荒诞?)
公元422年,重病缠身的刘裕,把太子刘义符托付给了四大辅政重臣。刘裕万万没想到,
万物聊综合
2025-08-05 18:19: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