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不得不提一个很特别的胡族——羯族。
羯族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活跃于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轨迹与“五胡乱华”及十六国割据局面深度交织,最终在短时间内崛起又迅速衰落,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进程中极具特殊性的存在。
作为十六国时期的重要参与者,羯族在我们很多人印象里这是一个非常凶残的胡族,它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彻底抹除的民族,现在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羯族又称羯胡,原隶属于南匈奴,是五胡之一,主要活动在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其族源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其起源于中亚地区(如康居、大月氏、粟特等),后随匈奴东来,逐渐内迁至山西上党武乡一带,因居地得名“羯胡” 。
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中亚人种特征,原信仰祆教(胡天),后多信佛教,实行火葬 。 羯族领袖石勒于西晋末年趁乱崛起,建立后赵(319–351年),实行“胡汉分治”,羯人地位优越,统治手段残暴,导致汉人及其他民族深受其害 。后赵末年,羯人将领孙伏都试图兵变失败后,汉人将领冉闵发动“杀胡”行动,羯族惨遭屠戮,此后羯族从历史舞台消失,其残部去向不明 。 羯族是一个源于中亚、隶属于匈奴的族群,以残暴统治短暂建立后赵政权,后因冉闵的屠杀而迅速消亡,其历史虽短暂,却对当时的北方民族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
潮汕柑
后面候景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