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鼎立局面持续多长时间 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共60年。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正式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此举标志着东汉王朝终结,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刘备于次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孙权最初向曹魏称臣,受封“吴王”,后于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至此,魏、蜀、吴三国皇帝并立,鼎立格局完全形成。 公元263年,魏灭蜀汉三国变两国;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时代终结。 严格意义上的三国并立 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共 34年。 广义的三国时代 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共 60年。 学界普遍采用60年作为三国鼎立的总时长,因其涵盖了从汉朝终结到天下重归统一的全过程。
西晋泰始七年,亡国君刘禅病死在洛阳,跟随刘禅一起降魏的张飞次子张绍上书皇帝,请求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