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六十大寿,以赈济义演的方式邀请名角到上海唱戏,十天里,梅兰芳演八天大轴,剩

历史追星者 2025-07-28 09:15:13

杜月笙六十大寿,以赈济义演的方式邀请名角到上海唱戏,十天里,梅兰芳演八天大轴,剩下两天,由孟小冬压轴。因为梅孟之间有一段感情恩怨,此番在上海登台,他们都是看杜月笙的面子,但是两人没有见面。

杜月笙,1888年出生在上海浦东,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父母就没了,靠继母和舅舅拉扯大。14岁混进上海水果行当学徒,算是正式踏进社会。后来投奔青帮大佬黄金荣,脑子活、手脚勤,慢慢爬了上来。1925年,他跟黄金荣、张啸林搞了个“三鑫公司”,干的是鸦片买卖,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他还混进法租界商会当头头,手眼通天。不过说白了,他靠的是黑道起家,鸦片生意和暴力手段让人瞧不起。为了洗白形象,他喜欢搞点文化活动,拉拢戏曲圈的名人,弄赈灾义演啥的,表面上风光,骨子里还是那个青帮老大。 梅兰芳,1894年生在北京,家里全是唱戏的,爷爷梅巧玲是青衣花旦,爸爸梅竹芬也混梨园。8岁开始学戏,10岁就在广和楼演《天仙配》,那时候就看出是个天才。1913年第一次来上海唱戏,靠《彩楼配》《玉堂春》火遍江南,后来更是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成了“四大名旦”之首。他不光会唱,还会改,把京剧弄得更洋气,舞台效果也升级。后来跑去日本、美国、苏联唱戏,连美国大学都给了他荣誉博士学位,硬是把京剧带出了国门。梅兰芳这人,艺术上是真牛,名气大到没人敢小瞧。

孟小冬,1907年出生在上海,家里也是京剧世家,爷爷孟七是武生,爹和叔叔都唱戏。她9岁学老生,12岁在无锡登台,14岁就在上海混出名堂。1925年去北京深造,1938年拜余叔岩为师,学“余派”老生,唱得那叫一个地道。《搜孤救孤》《空城计》是她的拿手戏,长得帅嗓音又厚实,人称“冬皇”。她跟梅兰芳有过一段短暂婚姻,可惜没成,后来就分了。1947年唱完杜月笙的义演,她干脆退了戏坛,挺让人惋惜的。 1947年9月,杜月笙60岁生日,赶上陕西水灾,他就借着赈灾的名义,在上海黄金大戏院办了场为期十天的义演。说是赈灾,其实也给自己庆寿添彩。他靠着人脉广,把京剧圈的大咖都请来了,尤其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简直是重磅炸弹。这俩人一出场,戏迷们挤破头,戏院外头人山人海,街上全是讨论声。这场义演不光是救灾那么简单,杜月笙想借机给自己脸上贴金,毕竟他在上海的名声一直不太干净。 梅兰芳在前八天挑大梁,每天晚上戏院都满得坐不下来。首场他唱《贵妃醉酒》,那派头、那唱腔,迷得观众手都拍红了。后来还演了《霸王别姬》,每场结束,戏迷都不舍得走,街头茶馆里全是夸他的话。他这八天,把上海滩的戏迷彻底征服了,也给杜月笙撑足了场面。梅兰芳名气大,艺术水平高,能请动他,杜月笙的面子可不是盖的。

最后两天轮到孟小冬,她唱《搜孤救孤》,扮上程婴,那气势、那嗓子,硬是把全场镇住了。观众听得入迷,演完掌声停不下来。有人特意坐飞机来看,没票的就守着收音机听,上海那两天真是万人空巷。孟小冬的“冬皇”称号不是白来的,她这两天压轴,把义演推到了高潮。不过唱完她就走了,连后台都没多待,可见她跟这场热闹没啥留恋。 梅兰芳和孟小冬这次同台,全是看杜月笙的面子。可两人早年那段感情恩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当年他们结过婚,但梅家压力大,孟小冬受不了就走了,从此关系就僵了。这次义演,俩人压根没打算见面。梅兰芳唱的时候,孟小冬躲旅馆;孟小冬上台前,梅兰芳早撤了。后台的人都看得出这气氛不对,但也没人敢多嘴。杜月笙呢,坐在包厢里抽雪茄,看着这场戏,心里估计挺得意——能把这俩请来,还能管住场子,他这老大当得真不赖。义演一结束,孟小冬回了北平,杜月笙给她买了宅子,不过她不爱张扬,房子没写她名字。1948年北平局势乱了,杜月笙想让她南下,她走不了,后来他派人用飞机把她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她开始照顾杜月笙,干啥都亲力亲为,跟杜家人似的。1949年国民党不行了,杜月笙不跟蒋介石去台湾,也不敢留上海,带着孟小冬和一堆人跑去了香港,日子过得紧巴巴。1950年他俩结了婚,算是给了孟小冬个名分,可没多久杜月笙就病死了。 杜月笙1951年在香港去世,63岁。他走前把家底分了,孟小冬拿了两万五千美元。他这辈子从穷小子混到上海滩大佬,靠的是狠劲和人脉,可干的那些鸦片买卖和黑道勾当,咋也洗不干净。晚年跑香港,住的地方小得可怜,跟当年豪宅比真是天壤之别。他想去法国都没成,最后病死,挺惨的。 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住了几年,1967年去了台北,过起了隐居日子。她没孩子,养女也不亲,晚年挺孤单。1977年她因为肺病和心脏病去世,70岁。她没跟杜月笙合葬,自己挑了个地方埋了。这一生,她从“冬皇”到杜月笙身边的人,最后孤零零走完,挺让人叹气的。

0 阅读:0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星者

历史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