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已经94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出,说想去台湾,去见一见蒋介石,毛主席指

寻墨阁本人 2025-07-27 16:12:37

1963年,已经94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出,说想去台湾,去见一见蒋介石,毛主席指示:“好好安排一下,礼送入台吧!”

蒋妙月,187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镇,家境不算富裕,但书香气息浓厚。她从小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学诗书礼仪,练得一手好字。嫁给蒋介石的舅父孙琴风后,她操持家务,勤俭持家。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去世早,留下遗言请孙氏夫妇照顾年幼的蒋介石。她和丈夫把蒋介石当亲儿子养,家里再难也供他读书。1905年,蒋介石想去日本留学,家里穷得叮当响,她咬牙卖了几亩地,凑了400大洋,送他出国。1913年,蒋介石因讨袁失败被通缉,跑回奉化,她机智应对军警,保他平安,还卖地筹钱让他再次赴日。这份恩情,蒋介石记了一辈子。 1963年,蒋妙月已经94岁,住在宁波溪口的老房子里,丈夫去世,女儿远嫁,身边冷清。她年轻时帮过蒋介石无数次,尤其是那两次卖地救急,成了蒋介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蒋介石的旧随从汪日章回乡探亲,看到老太太孤单生活,动了恻隐之心,提出是否想去台湾见蒋介石。

她点头同意,这事通过层层上报,到了周恩来总理耳朵里。周总理慎重对待,直接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后,略一沉思,批示“好好安排一下,礼送入台吧”。这句简短的话,透着对老人的尊重,也带着对两岸关系的深思。 中央接到批示后,迅速行动。周总理亲自过问,安排专人负责蒋妙月的行程,确保她旅途安全。1965年初,蒋妙月在女婿王仁和陪同下,从宁波出发,先到上海,再转机到香港。香港是中转站,蒋介石那边得到消息,安排蒋经国亲自去接。蒋妙月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但意志坚定,执意完成这次跨越海峡的旅程。抵达香港后,蒋经国陪同她登上飞往台北的飞机。这趟行程,从宁波到台北,跨越了千山万水,也跨越了两岸多年的隔阂。 蒋介石对蒋妙月的到来极为重视,亲自安排接机。他和宋美龄在台北松山机场等候,迎接这位对他有再造之恩的舅母。蒋妙月下飞机后,蒋介石上前致敬,宋美龄也陪同迎接,足见这份亲情的分量。

蒋妙月被安排住进台北一处安静的宅院,配有专人照顾。蒋介石定期探望,送去宁波特产的米糕和点心,尽显孝心。这次团聚,不仅是亲人重逢,更在无形中影响了两岸关系。 毛主席的批示,看似简单,实则深远。蒋妙月在蒋介石心中的分量,中央清楚得很。她的赴台,既是人道关怀,也是政治智慧的体现。蒋介石因这次团聚,态度有所软化,主动交出部分制海和制空权,还提出让部下回内地养老的想法。这一系列变化,与蒋妙月的到来密不可分。中央的“礼送入台”,既温暖了蒋妙月晚年,也为两岸关系松动埋下伏笔。 蒋妙月在台北安顿下来,住在一处清幽宅院,生活安稳。蒋介石每月探望,送来家乡的米糕,陪她聊奉化往事。1967年,蒋妙月去世,享年98岁。蒋介石遵她遗愿,将骨灰送回宁波溪口安葬,亲自参加丧礼,为她送行。她的离世,结束了跨越海峡的亲情故事,也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0 阅读:237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