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将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计:2025年-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24.5%,到2030年底,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将达730GW/1950GWh左右,全球储能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储能需求的潜力从近期产业公司“抢单潮”中也能窥得一二。以头部储能厂商海博思创为例,公司近期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海博思创应确保其(向宁德时代的)采购量累计不低于200GWh。在储能电芯市场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下,此举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头部储能厂商提前“抢”电池。像甘肃的容量电价试点,正在为独立储能创造可预期的收益路径。换言之,政策为储能“算账”提供了前提,提供了确定性的价格与市场规则。这对海博思创这样一家深耕独立储能领域的企业的影响是多层面的。海博思创并不是一家简单的储能设备集成企业,而是一家懂电网、懂能源、懂场景,并且真正把数据与AI植入到产品与交易逻辑里的企业。海博思创致力于将电芯、BMS、PCS等关键部件深度集成,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技术闭环,并将人工智能模型全面嵌入从项目策划设计、运行运维、到电站交易运营的多个环节。海博思创长期投身于“电站从选址、方案设计到交易运维”的全链条,正好与政策导向相吻合。我们看到的储能硬件,只是一个入口和载体,数据、交易、运维与生态合作才是储能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当很多人还在把储能行业理解成为一种“卖柜子”的生意时,海博思创早已把它当成一门“把能量变成现金流”的系统工程。136号文把储能从新能源的从属角色解放出来,使得“算账”成为可能——任何有能量波动或时间错配的行业,都有了用储能创造商业价值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