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号,中方突然与来访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外长希巴尼举行了双边会谈。这是近期中国外交,尤其是中东方向外交的一个重大突破。那么如何理解希巴尼外长的这次来访,以及双方所取得的具体成果呢? 首先,这体现了中国对叙利亚政策的重大突破。去年在阿萨德政权倒台之后,中叙双方的实质交往就已经中断了。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方对叙利亚的称呼也都是现政权,而这次会面也是第1次在双方的高级别会晤当中,首次使用叙利亚过渡政府与叙利亚外长的表述。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 第二,这体现了叙利亚在中方关切的重大问题上,满足了中方的需求。在这一次的会见当中,叙方承诺不允许任何实体,尤其是“东伊运”利用叙领土损害中国利益。这个承诺的作出,实际上为中叙关系平稳发展扫清了安全上的障碍。过去一个月,根据外媒的报道,叙利亚实际上也抓捕了一些东“东伊运”的高级成员。 第三,它也展现出了叙利亚新政府在外交上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过去的一个月当中,叙利亚外长先后访问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全球三大力量,这在世界范围当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与美国的会面,核心是要解除制裁的问题。而对俄罗斯的访问,是要解决叙利亚的安全关切,尤其是处理两个俄军基地的问题。而这一次对中国的访问,恐怕更多是对叙利亚重建和经济发展的诉求。希巴尼外长在发言当中也强调叙利亚百废待兴,希望能够得到中方的帮助。 最后,希巴尼的这一次访问,恐怕也是为叙利亚更高级别的对华访问来做前期的准备。这一次的会谈当中,格外提到了明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中阿峰会,而叙利亚过渡政府的领导人沙拉,也极有可能借着这次机会正式访华。届时围绕双边关系的重启,包括在叙利亚重建的各领域合作,可能都会有更加具体的方案出台。 经历了将近一年之后,中国与叙利亚的关系终于重新回到了正轨。这对于中国的中东外交或者叙利亚自身的发展来看,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过去这些年,由于西方制裁的存在,中国企业其实也不太敢进入叙利亚。而随着当前制裁的取消,以及安全局势的缓和,实质上为中国发挥优势,推动中叙的经济合作,创造了一定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