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朋友又说牛不在了,心态被磨炸裂了,大盘真的走坏了吗? 你瞅瞅这话说的! 11月17日上证综指报4164点,也就比前几天跌了不到20点,成交额8045亿,没缩量没崩盘,至于喊“牛没了”吗? 很多人盯着单日涨跌就慌,把短期震荡当成趋势反转,拿着手机刷着跌幅榜,心态直接炸到想割肉,却忘了股市从来不是直线上涨,震荡蓄力才是常态! 去年这会儿,大盘波动比现在猛多了,年化波动率19%往上,现在降到14.55%,稳了不少,怎么反而更慌了? 说白了,还是没看透市场的底层逻辑,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咱先看实打实的数据,别被情绪带偏! 国家统计局刚发的三季度GDP,前三季度增长5.2%,制造业更是涨了6.5%,信息传输、软件业增速飙到11.2%,经济基本面摆在这,大盘能真走坏? 再说政策托底的力度,去年推出的两项货币工具,8000亿额度实打实给市场输血,光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就有3324亿,近700家上市公司拿着低息贷款回购自家股票,这不是明摆着“觉得股价被低估”吗? 11月以来,大盘虽有波动,但最低也就探到4150点,支撑位稳得很,比去年动辄跌几百点的行情稳太多,这叫走坏? 分明是“洗盘”,把没耐心的散户洗出去! 再唠唠股民的实战操作,多少人栽在“心态炸裂”上! 我朋友老张,11月13日大盘涨到4224点时追高买了新能源股,结果14日跌了40点,他立马慌了,割肉离场,转头大盘又回弹,气得他拍大腿! 反观另一个朋友老李,人家盯着社保基金持仓买,今年社保基金Q4新进了52只个股,像赤峰黄金、中国巨石这些,他跟着布局,哪怕大盘震荡,也没乱操作,现在还赚着10个点! 差距就在这:有人盯着单日涨跌乱杀,有人盯着长线资金和基本面稳拿,心态一崩,再好的行情也赚不到钱! 你以为机构都在跑? 互换便利都搞了1050亿,40家机构拿着低成本资金加仓,人家才是真懂“逆向操作”! 市场的“稳市底牌”,很多人压根没注意! 两项货币工具可不是摆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期限延长到3年,自有资金比例降到10%,上市公司想护盘都没门槛; 互换便利质押品都能包括港股、限售股了,机构有钱有工具,能眼睁睁看着大盘走坏? 10月创业板还启动了改革,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给方向,资金给支持,这都是牛市的“燃料”! 现在A股市盈率17倍左右,市净率1.5倍,既不算高也不算低,处于合理区间,哪来的“走坏”一说? 那些喊着“牛不在”的,大概率是追高被套又没耐心,纯粹是情绪发泄! 这里必须扒三个硬核知识点,看懂了就不慌了! 第一个是逆周期调节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互换便利,就是市场跌的时候“托底”,涨的时候“稳节奏”,去年这俩工具让A股波动率降了4.62个百分点,这就是政策给的“安全垫”! 第二个是长线资金持仓逻辑,社保基金这种“国家队”从不炒短线,新进的52只个股都是业绩稳、有行业前景的,跟着他们布局,比跟风追热点靠谱10倍! 第三个是估值参考标准,A股历史上牛市峰值市盈率能到30倍以上,现在才17倍,只要基本面不崩,就有上升空间,这是判断大盘没走坏的核心依据!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怪现象? 大盘一跌就有人喊“牛没了”,一涨就喊“冲啊”,从来不想想背后的资金和政策! 你最近有没有因为震荡割肉踏空? 如果社保基金持仓公开,你会跟着买还是坚持自己的选股逻辑? 很多人把炒股当成“赌大小”,却忘了它需要看数据、看政策、看逻辑,心态一崩就乱操作,这不就是给机构送钱吗? 大盘没走坏,坏的是部分人的心态和操作! 震荡是牛市的“筛子”,筛掉没耐心、没逻辑的散户,留下能沉住气、看长远的投资者。 现在经济基本面稳、政策托底有力、长线资金在加仓,这些都是支撑市场的硬底气,短期波动根本改变不了长期向上的趋势! 那些心态炸裂的朋友,不如停下来看看数据、想想逻辑,别被单日涨跌牵着鼻子走。 炒股拼的不是反应快,是格局和耐心,政策给了方向,资金给了支持,剩下的就是熬住震荡,别在黎明前割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