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发布两项具有里程

红星新闻 2025-11-16 14:14:36

【】 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发布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成果,分别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与《Science Bulletin》,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马第一大学等机构完成。 观测发现,黑洞吸积驱动的微类星体是银河系中强大的粒子加速器,能够将质子加速至拍电子伏(PeV)能段;宇宙线质子能谱“膝区”显现超出预期的高能组分,黑洞正是其最可能的候选源天体。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宇宙线起源的关键机制,也为理解黑洞系统的极端物理过程打开了新窗口。宇宙中充满高能粒子流,即宇宙线。科学家绘制其能量分布图时发现,在约3拍电子伏(PeV)的能量处,宇宙线数量突然急剧减少,曲线形状像人的膝盖,因此被称为“膝”。这个现象困扰了全球科学家近70年。要破解它,必须精确测量“膝”区宇宙线的成分,尤其是其中最轻的质子。但这极为困难,如同大海捞针,曾被视作不可能的任务。我国的“拉索”凭借其国际领先的探测灵敏度,成功完成了这一挑战,它就像拥有一双特别亮的“眼睛”,能清晰地将质子从纷繁复杂的粒子中筛选出来并进行精确测量。结果出人意料:“膝”区并非预想中的简单转折,而是清晰地“鼓了一个包”。这个“鼓包”意味着存在一类新的、能产生极高能量宇宙线的源头。那么,谁是制造这些超高能宇宙线的“元凶”?“拉索”将目标锁定在黑洞上。

0 阅读:1
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

深度、态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