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谈到中国女人到美国之后的变化,在中国的妆造白净温柔,在美国生活几年后变成了猫眼(类似眯眯眼)、吊梢眉和小麦色,妆造锐利、富有攻击力。这其中的原因,卢克文总结为“种族阶级性的直接反馈”。 什么意思?中国审美追求白净,欧美偏好小麦色,她们从中国到美国,将妆容改变成亚裔妆,这是对西方对中国乃至东方刻板印象的迎合,本质上是对欧美主导的审美体系的臣服。 美国社会里的亚裔属于“高收入低社会地位”的群体,这些人的“面部改造”是进入职场的门槛,更是阶级向上流动的入场券,本质上“面部改造”是这类群体在美国社会中谋求认同的“身体资本”。 总之,卢克文所说的“种族阶级性”,指的是处于底层阶级的亚裔群体们即使在教育、经济上取得成功,仍需要改变面容来换取社会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