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越活越像个“假人”?

无知的求道者 2025-11-15 20:07:03

当看见别人深陷泥潭,我的心底竟会悄然浮起一丝优越;当听闻他人的不幸,我听见心里有个声音在低语:“幸好,不是我。”

我一次次在深夜审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同情,而是如此晦暗的念头?身边的人都称赞我善良,可这份“善良”让我愈发看清自己的虚伪——我仿佛活成了一座孤岛,表面的温和与内心的阴影永远隔海相望。

你呢?是否也曾听见心里有这样的回音?在你安静下来的时刻,你如何定义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写:“当人处于所有关系都‘说不着’的状态时,他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戴上沉默或迎合的面具,从而成为一个‘假人’。”那种“假”,是即使身在人群中,依然像被遗弃在荒野般的孤独。

我们戴着面具活得太久,久到快要忘记自己原本的模样。当表演成了呼吸,真实反而令人窒息。于是自我怀疑如野草疯长,我们在内心撕扯、挣扎,直到最后,连疼痛都变得麻木。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为自己是“好人”或“坏人”而将自己逼到绝境吗?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似乎总被简单地划为两类:善与恶,黑与白。可我不相信。因为我们既不是圣人,也并非恶魔,我们只是活在灰色地带的——普通人。

如果你遇见一个行乞的人,你不但没有怜悯,反而上前践踏,那你确实靠近了“恶”;如果你伸出援手,温暖相待,那你无疑贴近了“善”。但放眼漫长的一生,有谁能永远纯洁如雪?又有谁能彻底堕落成魔?极致的光明与极致的黑暗,同样难以抵达。

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是那个走在街上、看见乞丐却悄悄移开目光的人。我们不伤害,也不施舍,只是默默走过,然后在心底偷偷庆幸自己尚算安稳的人生——那一刻,我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恶徒,只是再普通不过的自己。

普通人,就像黑白之间那道深深的灰。我们有光,也有影。所以你有时觉得自己温暖如春,有时又觉得自己冷漠如冬——这本就是人性最真实的模样。

就像面对那个与你素不相识的乞丐,你与他之间,“说不着”本就是常态。他不是你的亲人,不是你的挚友,更不是你的爱人。你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自责,也不必为自己的无动于衷而羞愧。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走在自己的路上,带着一点自私,一点冷漠,也带着未曾熄灭的、细微的善意。

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不好不坏、时好时坏的普通人。我们过着平凡的日子,带着一点“假”,也藏着一点“真”,直到生命静默落幕。 说到底,我们非黑,非白,而是真真切切的——灰。我们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只是带着一身人性的弱点与微光,努力活着的、真实的人。

0 阅读:0
无知的求道者

无知的求道者

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