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985高校官宣考研复试将取消笔试,这很可能是高水平大学招收研究生的趋势,让考

侠女论商业 2025-11-15 12:53:24

多所985高校官宣考研复试将取消笔试,这很可能是高水平大学招收研究生的趋势,让考研的选拔方式和标准越来越趋向企业招聘打工人,而非单纯是老师招收读书的学生。研究生的实质也算是披着学生身份的打工人,研究生的核心业务、核心指标、毕业标准都是工作绩效而非考试成绩,所谓的上课、考试对于研究生来说都是“不务正业”的添头。研究生的本质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本质上是科研打工人,也算是导师的合作伙伴。学校和导师招收研究生,本质上是招聘自己未来3~5年的工作下属,是要实打实地给自己干活出成果的。 很多名校为什么特别喜欢招收本校保研的学生?不是因为什么名校光环,其实也是因为讲求功利的产出效益和性价比的需要。站在用工角度,管你保研进来还是考研进来的,都是来给自己打工出活的,运气好时还能遇到个有培养前途的潜力股。本校保研生的最大优点就是上手早且自己熟悉,很多名校本科生已是成熟科研工作者了,招进来就直接能用,甚至实际上已是工作两三年的“老员工”了,比新招进来还要花一两年上课、培养、熟悉领域、练习上手操作的新手好用多了。 虽然本校学生的理论功底更扎实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名校本科生都早早参与科研,不少本科生在大三大四时就已经能像成熟的研究生一样独立开展科研工作,不乏大神直接可以自己探索原创课题,甚至带领团队攻克大项目。 而考研来的学生,则充满各种不确定变数,先不提性格和人格上变数,纸面上的考试根本没法区分只会刷题考试实际上理论功底根本一窍不通的刷子、理论功底足够扎实但是毫无科研经验的好学生、受过一定科研训练能很快上手的熟练工,而作为资深内行的导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是最容易分辨的,比如问些虽然基础但非常重要理论知识的底层逻辑,根据学生作答就能知道学生是真正理解了还是只会刷题,再比如问些科研项目中的思路或者操作,就能非常容易地辨别学生是毫无经验的生手还是有一定熟练度的熟手还是混经历的。 另外,出考题其实是非常消耗时间精力,并且对于核心本职为科研的导师来说是不怎么情愿的工作,很多教授连上课都恨不得应付了事,更不用说出考题了。规范化的笔试题目既要避免重复出题防止套旧题的学生投机取巧,出新题又需要花费很多脑力和时间来创新并确保区分度,远不像面试中随便想到什么问什么那么自由和轻松,也不能像面试那样个性化精准化地考察考生的真正实力。既然国家已经有强制初试笔试了,那么学校自己复试中直接进入更能个性化考察的面试也很自然。对于真正知识牢固、科研经历扎实的同学来说,通过面试详细交谈的考查考查选拔方式,反而更适应和轻松,几乎不需要专门做太多准备,因为过去三四年学习和科研工作都等于是在准备,所谓的面试本质上就是跟业内专家交流科研工作,跟参加学术报告学术交流没有本质区别。 按照导师招收研究生越来越功利、越来越讲求好用程度的趋势,未来考研选拔的趋势也会越来越保研化,哪怕是打算考研的学生,如果报名的是名校,那么大学期间也需要像目标学校的本科生那样,扎实透彻地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理论功底,并且有条件的话要加入课题组接近全职从事科研工作,让自己成为“业内人士”。等到大三大四才临时起意想要考研名校,才开始刷题看书,只能取得高分却没有任何经验的考生,会越来越难以考入名校。 这么说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些年名校保研比例是在显著上升,考研比例显著下降,哪怕1000名报名的考生中只有20个人有丰富的科研经历,那么其余980名考生在复试面试环节也将几乎毫无竞争力。 总之,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下,大学生需要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利用大学极大的自由和丰富的资源为自己的方向努力,打算读研的就认真扎实学好基础课和专业课,尽早去课题组打工,这对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都是必要的。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Paul-Milan

Paul-Milan

1
2025-11-15 13:57

猫腻在面试环节

侠女论商业

侠女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