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以为我们怂了,其实是换了条更狠的! 东京很多人都在议论中方删除 “斩首” 警告的截图,说这是日本施压的 “重大胜利”。 他们没高兴多久,办公室里的传真机就送来镓锗出口管制的通知,不少半导体企业老板看完当场捏皱了文件。 日本半导体行业早把脖子伸到了中国的供应链里。 造芯片离不开的镓,他们 85% 得从中国买;做红外设备要用的锗,几乎全靠我们供货。 这不是中国逼的,是他们自己选的 —— 早年嫌本土挖矿污染大,又贪中国提纯成本只有海外的三分之一,干脆把冶炼厂全关了。 管制令落地那天,茨城县一家半导体材料厂的仓库门就没关过。 卡车来来往往拉空了库存,主管蹲在地上数报表,嘴里念叨着 “撑不过三个月”。 东京电子的交易员更惨,盯着屏幕上翻倍的镓价,鼠标点错好几次,订单系统里全是客户的催单邮件。 连锁反应比台风来得还快。九州岛的芯片厂先停了线,原本排到年底的订单全改成延期通知,违约金像账单一样堆成山。 丰田的新能源汽车车间也歇了,缺了镓做的功率器件,新车根本没法组装,量产计划直接往后推了半年。 日本政府急着找替代品,派代表团飞澳大利亚谈矿石进口,拉着美国搞合作。 结果澳大利亚的粗镓提纯后杂质太多,根本用在高端芯片上;美国的锗矿还在打勘探井,等建成工厂至少要五年。 经济产业大臣开记者会,说 “短期内找不到替代源” 时,头都低着。 更让他们闹心的是国内的声音。 大阪有群中小企业主举着标语上街,说政府跟着别人搞对抗,坑苦了自己人。 东京的菜市场里,大妈们抱怨家电涨价,因为芯片缺货推高了生产成本。 民调显示,首相的支持率半个月掉了七个百分点,全是拜供应链危机所赐。 而且别以为中国只有镓锗这一张牌。 日本的高端大米和和牛,每年有三成要卖到中国。 前阵子检疫部门加强了抽检,一批不合规的和牛直接被退回,日本农协急得天天给驻华使馆打电话。 还有去日本的旅游签证,现在审批比以前严了不少,樱花季的旅游订单少了四成。 这些都不是故意刁难,全是按规矩办事。 就像商务部说的,出口管制是为了国家安全,跟 “经济胁迫” 压根不沾边。 中国的镓产量占全球九成多,不是靠垄断,是靠铝厂副产品提纯的技术,把别人当废料的东西变成宝贝,这本事是自己练出来的。 武汉的研究机构更厉害,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光刻胶,性能比日本的还强点。 以前日本靠光刻胶卡别人脖子,现在咱们不仅能供原材料,还能造核心材料,这才是真本事。 日本想五年内实现材料自主,投多少钱都没用,技术和产能不是一天能堆出来的。 咱们中国人向来不爱喊口号,真要做事就往实处落。 删除警告不是怂,是懒得跟他们费口舌,直接捏住命门更管用。 日本要是还不清醒,继续跟着别人瞎蹦跶,只会让自己的企业更难受,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 国家的底气从来不是靠狠话撑起来的,是靠炼得出的稀有金属,造得出的核心技术,护得住的产业链。 这世上最硬的道理,从来都是实力说话 —— 手里有牌,心里有底,才能行得稳、站得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