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已经快1个月没有点过外卖了! 昨天下午在菜市场碰见小周,

李看明月 2025-11-15 10:03:58

昨天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已经快1个月没有点过外卖了! 昨天下午在菜市场碰见小周,她推着个装满青菜的购物车,看见我就笑着挥手:“好巧啊,你也来买菜?”我瞅着她车里的番茄、鸡蛋、还有一把绿油油的小油菜,愣了一下:“你这是……自己做饭了?” 小周以前可是外卖APP的忠实用户,朋友圈三天两头晒奶茶炸鸡,加班到半夜必发一张“深夜食堂”的外卖图,配文不是“救大命,没外卖活不了”就是“今天也是被外卖投喂的一天”。我印象里她连煮泡面都得打电话问我“水开了是冒泡吗”,怎么突然转性了? “可不是嘛,”她拿起个土豆在手里掂量,“我都快一个月没点过外卖了,现在炒个西红柿鸡蛋,味道比饭馆强。” 我跟她并肩往称重台走,忍不住追问:“咋突然想通了?以前你不是说‘做饭太麻烦,还不如花十几块买现成的’?” 小周叹了口气,指着购物车里的菜:“还不是因为钱包扛不住了。你没发现?现在外卖是越来越贵了,随便点个盖浇饭就得三十多,加个卤蛋都要两块五,配送费从三块涨到五块,以前满减券随便领,现在凑满五十才能减五块,算下来一顿饭钱够我买两天的菜了。” 这话倒是不假。我上周点了份麻辣烫,选的菜跟以前差不多,结账时一看四十五,比三个月前贵了快十块。商家还在备注里写“食材涨价,实属无奈”,想想也是,菜市场的菠菜都从三块涨到五块了,饭馆涨价也正常,可咱们钱包的厚度没跟着涨啊。 “不光是贵,”小周把土豆递给摊主称重,“上个月我点了份酸菜鱼,吃到一半发现里面有根头发,联系商家,人家就说‘给你补五块钱’,我哪还吃得下?自那以后就有点膈应,总觉得外面做的不如自己弄的干净。” 她顿了顿,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翻开给我看:“你看,这是我这月的开销记录。以前顿顿外卖,一天最少五十,现在买菜做饭,一天二十块吃得特好,一个月下来省了小一千呢。” 我凑过去看,上面歪歪扭扭记着:“3号:番茄2元,鸡蛋5元,面条1元——晚餐成本8元”“10号:鸡腿12元,青椒3元,大米2元——两顿成本17元”,最后一页写着“本月餐饮支出:586元,上月:1452元”。 “你还真记账啊?”我笑她。 “可不是嘛,”她把本子塞回兜里,脸上有点不好意思,“以前总觉得‘挣钱就是为了花’,这阵子公司效益不好,工资迟发了半个月,才知道手里得有点余粮。那天翻冰箱,发现连包速冻饺子都没有,突然觉得心慌,就想着还是自己做点吧,踏实。” 我们往菜市场外走,路过卖馒头的摊位,小周买了四个:“这个当早餐,配着咸菜吃,比外面五块钱一个的三明治实惠多了。”她拎着馒头的手,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面粉——估计是早上自己蒸馒头没擦干净。 “其实做饭也没那么难,”她跟我说,“一开始炒个青菜都糊,现在跟着短视频学,红烧肉、番茄牛腩都会做了。上周我妈视频,看见我在厨房忙活,差点以为我被盗号了,直问‘你是不是缺钱了’。” 说到这儿她自己先笑了,阳光透过菜市场的棚顶照在她脸上,眼角的细纹里沾着点灰尘,却比以前晒外卖时多了点烟火气。以前她总抱怨“生活太苦,得靠外卖甜一甜”,现在提着一兜子菜,倒像是找到了另一种甜。 “对了,”快分手时她突然说,“周末你来我家吃饭吧,我做个可乐鸡翅,保证比外卖好吃。” 我笑着答应,看着她推着购物车往小区走,背影在夕阳里晃晃悠悠的,车筐里的青菜绿得发亮。突然想起以前刷到她的外卖图,精致的餐盒里摆着少得可怜的菜,现在她手里的土豆沾着泥,番茄带着蒂,虽然看着土气,却比任何外卖都让人觉得实在。 其实不止小周,这阵子我发现朋友圈晒自制美食的越来越多,有人发“第一次包饺子,馅放少了”,有人晒“电饭煲焖饭,香迷糊了”,底下评论全是“求教程”“我也开始自己做了”。 或许就像小周说的,不是外卖不好吃了,是日子过着过着,就明白了——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在厨房烟熏火燎的瞬间,其实比手机里的下单按钮,更能让人感觉到日子在手里攥着的踏实。 回家的路上,我拐进菜市场,买了把青菜和几个鸡蛋。晚上炒了盘青菜,煎了个溏心蛋,就着白米饭吃,突然觉得,这朴素的味道,确实比外卖少了点刺激,却多了点让人安心的暖。

0 阅读:29
李看明月

李看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