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1月13日消息,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12日说,由于今年乌俄之间举行的数轮和平谈判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对话已被停止,在今年年底之前不会再进行新的谈判。(九派新闻) 这不是赌气的空话。是战场僵局逼得没办法,谈判桌一停,寒冬里的冲突只会更凶,更多人要遭罪。 谈判的大门关上容易,再打开可就难了。双方现在各说各的理,俄方直接指责乌方缺乏和平诚意,拿出1200人换俘协议只执行了不足30%的数字当证据,言外之意是乌方根本没打算好好谈。乌方则憋着一股劲,觉得数轮谈判下来没拿到实质性成果,继续谈也是浪费时间。这种相互指责的背后,是近三年半战事磨出来的深仇大恨,更是领土、主权这些核心利益的寸步不让。 战场僵局早就成了摆在眼前的现实。俄军已经控制了卢甘斯克全境,普京明确表示和平解决方案必须以俄方实际控制的“新领土”为基础,这恰恰是乌方绝对不能接受的底线。更让乌方头疼的是,美国已经暂停了部分军事援助,3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8500枚155毫米口径炮弹这些关键装备的缺位,让本就吃紧的战场形势雪上加霜。欧洲虽然想补位,把年度国防开支占比提高到GDP的5%,但很多关键武器还是得依赖美国,根本没法完全替代美方的支持。 寒冬这个残酷的变量,让局势更添几分绝望。乌克兰的冬天向来寒冷,能源设施屡遭袭击,平民取暖、供电都成了难题。谈判停止意味着人道主义走廊的搭建更难推进,粮食危机可能进一步加剧——毕竟这场冲突已经造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饥荒。G7国家虽然在喊着“马上停火”,14国也曾联合倡议以现有接触线为谈判起点,但这些声援大多停留在口头,真正能打破僵局的实际行动少得可怜。 更讽刺的是,国际社会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各国刚就利用俄罗斯冻结资产向乌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达成共识,却卡在了技术细节上迟迟无法落地。特朗普曾喊着“24小时内让俄乌停火”,后来又把时间表一推再推,直到现在也没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调解方案。各方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唯独把战火中煎熬的平民抛在了脑后。 冲突持续到现在,早就没有真正的赢家。俄方要守住既得领土,乌方要捍卫国家主权,背后的支持者各有战略考量,但付出代价的永远是普通百姓。谈判桌的暂停,不是冲突的终点,而是更激烈对抗的开端。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