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1月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俄

掘密探索 2025-11-14 16:46:41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1月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俄罗斯已向乌克兰移交超过9000具乌军士兵遗体,同时从乌方接收143具俄军遗体。   战场上的遗体交换,说白了就是“谁打扫战场”的权力,俄罗斯作为进攻方,打下一块地盘后,能慢慢清理战场,把自家士兵的遗体收回来,也能找到乌克兰士兵的遗体。   可乌克兰要是撤退得急,或者被火力压着没法回去,战友的遗体就只能留在原地,比如2025年6月那几天,乌克兰连续三天没给俄罗斯交回一具遗体,俄罗斯却给了他们3600具乌克兰士兵的遗体。   10月23号第14次交换时,俄罗斯给了1000具,乌克兰只还了31具,这就像“俄罗斯用一具自家士兵的遗体,换回了乌克兰一个排的士兵遗体”,在巴赫穆特这些打得最狠的地方,这种情况特别常见。   俄罗斯的工兵部队占完阵地,用无人机一找,遗体位置全清楚,甚至能通过DNA确认身份;乌克兰要是想回去找,搞不好还得再搭上几条命。   别以为遗体交换就是单纯的人道主义行动,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俄罗斯通过控制交换的数量和节奏,其实是在给乌克兰社会施压。   比如2025年6月,俄罗斯准备给乌克兰6000具遗体时,基辅当局就犯难了,接吧,等于承认自己损失惨重,士兵们看了肯定泄气,不接吧,又得被全世界骂“没人性”。   俄罗斯直接把完整数据公布出来,既保证了信息是真的,又显得自己“在战场上占上风”,乌克兰这边就低调多了,媒体几乎不提这事儿,官方通报也简简单单,生怕刺激到老百姓。   这俩悬殊的数字,还引发了一连串麻烦,乌克兰那边,每具遗体得给家属1500万格里夫纳的抚恤金,这么多遗体交回来,财政本来就紧张的乌克兰,现在更是快撑不住了。   更惨的是,第三方机构“战争之泪”统计说,乌克兰实际阵亡人数可能超过67万,这差距大得离谱,再加上西方国家对军援越来越谨慎,外国雇佣兵也因为打得太狠不敢来了,乌克兰的兵力问题更严重了。   俄罗斯这边也不好过,反对派说,确认阵亡的俄罗斯士兵已经有13万了,独立调查觉得实际数字可能超过20万。 看着这“9000:143”的数字,我第一反应就是:这背后得有多少家庭碎了?乌克兰的妈妈抱着儿子的遗物哭,俄罗斯的妻子等着丈夫的消息,战争最狠的地方,从来不是数字有多大,而是把人最基本的人性给撕得粉碎。   不过换个角度想,遗体交换本身也是人性的一点光亮,哪怕两边在战场上杀红了眼,还是愿意让阵亡的人“回家”。   这种默契,可能比任何停火协议都更接近和平,但现实比理想残酷多了:乌克兰快没钱没兵了,俄罗斯虽然占上风,可国际制裁和人员损失也够喝一壶的,两边都在等对方先撑不住,可这种“耗着”的打法,最后能赢吗?   我觉得,真正的赢家不该是战场上“收拾残局”的人,而是能坐下来好好谈的人,历史早就证明了,靠武力抢来的地盘,永远种不出和平的果子。   要是哪天两边能放下“谁更厉害”的执念,真心想着“让阵亡的人安息,让活着的人别再流血”,那这9000具和143具遗体,才能真正给战争画上句号,而不是留个没完没了的省略号。

0 阅读:4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