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菲律宾又上了全球头条,不是因为外交风波,也不是因为经济奇迹,而是因为一场接一场的“麻烦”。 这东南亚岛国在11月简直像开了挂似的连环暴击,超强台风“凤凰”11月9日刚在中部卡坦端内斯省登陆,就把大半国土搅得鸡犬不宁。中心附近16级的狂风裹着暴雨横扫而过,170个市镇直接断了电,15个市镇连干净水都喝不上,14个地方彻底失去通讯,现代社会的便利一下就退了潮。 995个市镇的学校全停了课,孩子们的课本泡在积水里,615个市镇的工厂停了工,打零工的老百姓一天不干活就没收入,上千座房屋塌的塌、淹的淹,83万人直接被这场天灾缠上,2条人命没保住。 台风带来的麻烦还没理清,更让人糟心的事儿就冒了头。大家发现本该挡水的防洪工程在洪水面前脆得像纸,仔细一查才知道,号称千亿比索的救命钱,早就被总统表弟和一群高官、承包商当成提款机掏空了。 这波操作直接导致204人在灾害中丧生,马尼拉、宿务这些大城市的民众气不过,举着“还我防洪款”的标语上街抗议,要求严惩贪官。可原定于11月14日的参议院听证会,又被所谓的“程序问题”推迟,愤怒的民众只能计划11月30日在马尼拉黎刹公园搞更大规模的示威,全国多地还要同步声援。 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灾人祸之外,肚子问题又找上门来。虽然农业部嘴硬说没有粮荒,但数据不会骗人,2025年第一季度菲律宾的饥饿率已经飙到27.2%,750万户家庭正饿着肚子过日子,这可是2020年疫情封锁后最高的水平。 农民更惨,西民都洛省圣何塞市新收的稻米每公斤才卖13比索,连生产成本都不够,可政府定的进口大米最高建议零售价却到了每公斤45比索,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农民也赚不到钱。11月13日的汇率数据显示,菲律宾比索对人民币才0.1206,钱越来越不值钱,本就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这些麻烦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早就缠在了一起。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扛不住台风,暴露了被贪腐掏空的防洪工程;停工停产让民众收入锐减,叠加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饥饿问题越来越严重;官员不作为、听证会拖延,又让民众的不满彻底爆发。 菲律宾就像被按下了麻烦启动键,台风只是个导火索,把长期积累的腐败、经济失衡、民生困境全炸了出来。现在全球都看着这个岛国,台风过后的重建需要钱,解决饥饿需要政策,平息民愤需要行动,可这一堆烂摊子凑在一起,想要顺顺利利解决,怕是没那么容易,接下来的日子,菲律宾还得在这些麻烦里慢慢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