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万吨的大平板拿出来当航母,那时候咱们没有航母,只能看着它们在台上演,而美国动辄八万吨九万吨的大家伙咱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戴高乐号这种轻型航母,当时也被咱们认为是镇国武器。 过去不少国家对拥有航母感到自豪,可是在福建舰之前,中国一直处于“看别人唱戏、自己没舞台”的阶段。 英国推出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时候,国内军迷能围着宣传照讨论半天;法国戴高乐号拿着核动力自居,其实满载排水量只有四万多吨,靠外部技术维持弹射,讲起来好像是了不得的家伙。 但是,从辽宁舰到山东舰,中国一步步掌握建造与操作大型航母的能力。福建舰诞生之后,航母的门槛被直接拉升到六万吨以上。新船八万吨电磁弹射的配置,把世界小吨位航母原有的自信一下子打没了。 美国多年前也研究过中型航母,一看排水量只有六万吨,载机数量却砍掉三分之一,弹射能力更是减半,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最后只能放弃这个方案。这一背景下,福建舰的出现直接把标准抬到崭新层级。 日本虽然不断给出云级升级,但吨位太小,塞进F-35B也撑不起场面。土耳其高调宣布六万吨航母计划,动力系统还得依赖美国供应,最后连航速都不如俄罗斯老舰。印度鼓捣二十多年的维克兰特号好不容易服役,问题却接连爆发。 这些国家纷纷发现,光有想法远远不够,背后是工业体系、材料、动力、电子等多重考验,没有扎实底子的国家,想要突破六万吨大关,基本没戏。 真正高端的航母,不只是看排水量数字,更要看能不能独立把动力、甲板、起降系统一条龙做下来。全球能搞定这一套的国家,数来数去只有美国、英国、中国和俄罗斯。 美国早已垄断了排水量八万甚至十万吨的核动力巨舰,英国和法国靠先发和联盟支撑住门面,俄罗斯恍如过气老将偶有亮相。 中国福建舰崛起,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坐上世界大国海军的核心圈,原先那些小吨位“凑数”的航母此刻很难再拿出来当作国家实力的标志。 福建舰出现,不仅是中国技术层面的突破,还打破了国际通行多年的航母标准。那些曾经让人羡慕的轻型航母,如今成了阶段性的产物,大国游戏规则被重新定义。 眼下,世界航母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福建舰的出现让“航母国家”重新洗牌,未来谁能最终跟上,谁又会落后,答案或许很快就会在海上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