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杨尚奎遗孀水静要去美国,杨尚昆得知后,立马下令:“查查领事馆发证的人

幕沧小澜 2025-11-01 17:54:49

1988年,杨尚奎遗孀水静要去美国,杨尚昆得知后,立马下令:“查查领事馆发证的人是谁,”此前,杨尚昆是水静的老战友了,但现在形势不同以往,美国在想方设法的对中国搞渗透,他担心这位老战友去了美国回不来。 水静提交材料的时候,理由很简单,说想去美国看女儿,旁带参加个学术活动。其实她生活素来低调,平时跟外界没什么联系。 这回突然想跨国团圆,还绕了个迈克劳瑞这个翻译把邀请送过来,引得工作人员都疑心重加一层。更奇怪的是,申请才过了两周,签证居然闪电般得批了,审批速度一下成了最大疑点。 正当所有人都琢磨怎么回事,那位新领事住在外头小区,不按常规走流程,还跟一个说不清出身的美籍华人搭伙。与外部联系多了点不说,他的签证员身份更像是为某些目的服务。 一下子,水静的材料成了突破口,上面的种种“巧合”串在一起,已经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杨尚昆收到报告时,一眼就认出了老同事的名字。因着身份的特殊,杨尚昆既担心水静被难为,又清楚国家安全才是第一位。 那个年代中美还远远谈不上“互信”,有心人想做怎样的文章,从顶层到基层大家都得擦亮眼睛。于是他果断让人彻查这批签证的整个链条。 调查很快锁定了关键点,迈克劳瑞本身就跟不少国外机构有瓜葛,表面上是跑腿递材料,实际动作耐人寻味。新任美国领事接连领批的签证对象,许多人之后到了美国就没有再回过头。 外行或许觉不出门道,行内人都明白,这么安排是有人在私下悄悄做布局,拿别人真情实感的家事当突破口,为外部势力捞“机会”。 面对这种状况,简单拒绝水静申请,未免太生硬,老人一心为见女儿,情分上说不过去。可要是顺水推舟让她单独过去,国家怎么放心? 综合权衡下来,最妥当的办法就是把水静列入一个官方代表团,统一审批、统一安排行程,这样既圆了她团圆的梦,也彻底断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路子。 中国驻美使馆全程把关,每一步走得稳稳妥妥,不给任何人钻空子。在美国那段日子里,水静团聚的愿望得以实现,学术活动、生活、照料,一件都没落下,最后她平安归来,什么岔子也没出。 当时的中国要防的不是明面上的敌人,而是那种悄悄渗透、打国家软肋的“软刀子”。一个签证官、一份材料、一些看似无害的出行请求,背后都可能藏着策略和算盘。 整个事件让人看清了在时代风口浪尖,谁都不能掉以轻心。巧妙的安排,不仅满足了个人的亲情,也让国家安全关口没有半点松懈。

0 阅读:47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