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的最终结果。中美关税大战不管打多长时间,迟早有一天会结束,但最终只有三种结果:1·中美两败俱伤;2·中国惨胜,但中美双方损失均较大;3·美国国内反对中美关税大战的声势太强大,美国为了平息国内矛盾,主动向中国求和,中国借坡下驴,中美两国贸易恢复正常。特朗普希望的是第4种结果,美国想通过关税大战,彻底打败中国,这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全世界人民都认为中美关税大战,美国绝对不可能取胜。 中美关税大战从2018年打响,到现在2025年已经拖了七年多,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国在贸易上互相掐架,美国想用关税壁垒逼中国让步,中国则针锋相对反制。起初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启动的301调查,指责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然后加征关税从340亿美元商品起步,一步步扩大到几千亿规模。中间拜登接手时稍微缓和了点,但没彻底停,2024年特朗普卷土重来后,又把火烧得更旺。眼下这仗不管再磨蹭,早晚得有个了断,大家伙儿都盯着三种靠谱的收场方式:第一,两国都伤筋动骨;第二,中国顶住压力占点便宜,但双方都亏大发;第三,美国国内闹得鸡飞狗跳,美方先低头,中国顺水推舟,贸易慢慢回正轨。特朗普老哥倒是一直幻想着第四种,美国一举把中国经济摁死,这纯属他自己yy,全世界经济学家和企业主都觉得,美国这仗打不赢。 先说第一种结果,两败俱伤。这是最坏的局面,美国加关税,中国跟进反击,供应链乱套,全球经济跟着遭殃。拿数据说话,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从2018到2024年,这场摩擦已经让全球GDP增速掉了0.5个百分点,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掏几百亿美元买东西,通胀压力直线上升。中国这边,出口企业订单锐减,沿海工厂开工率下滑,制造业转移到越南、印度那些地方,成本高出一大截。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刚上台就把对华关税提到104%,中国立刻回击84%,结果10月份中国对美出口暴跌25%,这是八个月来头一遭。 第二种结果,中国惨胜,但两国损失都不小。这意思是中国扛住了,美国的关税大棒砸下来没砸出预期效果,中国通过内循环和多元化出口稳住阵脚,但过程里双方都流血。举例看,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小额包裹关税从30%提到90%,瞄准电商和快时尚,中国企业赶紧转向东南亚市场,华为、小米那些品牌加大国内销售和“一带一路”布局。结果呢?中国对美出口结构变了,高科技产品占比升,农产品和服务贸易补位,但整体出口增速从双位数掉到个位数,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倒闭潮来了。美国那边,零售商库存积压,沃尔玛、亚马逊物价标签天天换,消费者骂声一片。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8月份报告说,2025年所有美国关税加上外国反制,会让美国真实GDP少0.5%,家庭年均多花1200美元。 第三种结果,美国国内反对声太大,美方为了稳住自家后院,先伸橄榄枝,中国见好就收,贸易逐步正常化。这其实是最现实的路径,因为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利益集团一闹,政策就得变。想想看,中西部农民、锈带工人、华尔街银行家,谁都不想为贸易战买单。2025年5月,特朗普在日内瓦贸易谈判同意90天暂停,把对华关税从145%降到30%,中国相应减了部分反制,就是国内压力大的结果。农场主们组团去华盛顿游说,商会报告堆满国会办公室,失业数据一出,民调直线下滑。结果呢?11月5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落地,自11月10日13时01分起,一年内继续豁免24%的对美加征税率。 特朗普一直盯着第四种结果,美国通过关税彻底打垮中国,制造业全回流,贸易逆差抹平。这想法听起来痛快,但现实骨感得一批。特朗普2024竞选时承诺60%关税,2025年上台后还真干了,从34%加到54%、104%,甚至245%针对某些产品,还拉上越南、柬埔寨那些转口国。但数据摆在那儿,美国关税收入2025年预计2.4万亿,可动态算下来只剩1.8万亿,因为经济收缩抵消了。企业没回流多少,相反,供应链更依赖墨西哥、印度。路透社10月报道,特朗普的贸易战让美国通胀多0.3%,就业岗位净增寥寥。中国呢?出口到欧盟、东盟涨了20%,稀土出口管制一出,美国电动车电池价格跳水。 说到底,这场关税大战的收场,基本锁定了第三种,美国国内矛盾一爆发,美方主动求和,中国借坡下驴袁斌在评论里讲,中美经贸平衡的前景有三种,但核心是国家安全和技术,关税只是表象。S3集团分析,冲突结束时,东南亚捡了大便宜,中国竞争力提升,美国制造业回流梦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