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闻虽然挺过瘾的,但咱们还是太客气了,琉球就琉球,怎么冲绳了呢?   可能有人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11 17:41:20

这新闻虽然挺过瘾的,但咱们还是太客气了,琉球就琉球,怎么冲绳了呢?   可能有人会说 “都这么多年了,日本管着不就成了事实?” 这话可太糊涂了,主权这事儿从来不是 “管得久” 就算数的,得讲法理,而法理上日本对琉球压根站不住脚。   二战结束前的《波茨坦公告》写得明明白白:“日本的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这四个岛,还有我们决定的其他小岛。”   这话直接把琉球排除在外了 —— 连日本自己的主权范围都没算上琉球,它凭啥说琉球是自己的?   战后美国接管琉球,也一直没承认日本对琉球有主权,甚至日本多次求美国把 “琉球” 改叫 “冲绳”,都被美国怼了回去,因为美国心里门儿清,这名字一换,性质就变了。   真正的猫腻在 1971 年,美日私下签了个《关于琉球诸岛和大东诸岛的协定》,美国把琉球的 “行政管辖权” 交给了日本。注意了,是 “行政管辖权”,不是 “主权”!就像你租了别人的房子,能管日常起居,但房子产权不是你的。   美国自己都说了 “不对琉球主权做界定”,可日本却故意把这事儿吹成 “美国归还冲绳”,连咱们有些官方文件以前都跟着叫 “归还冲绳协定”,这其实是掉进了日本的文字陷阱 ——“归还” 俩字一用,不就等于承认这地方本来是日本的?中国社科院的冯钺教授早就说了,这叫法根本不准确,纯属误导。   过去咱们确实常叫 “冲绳”,有人觉得是 “太客气”,其实这里面有历史惯性,也有曾经的战略考量。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早就不被动了,反而开始主动掀桌子,把琉球问题摆到国际台面上说。   最明显的就是 2024 年联合国那回,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直接怼日本:“别再对冲绳(琉球)原住民搞歧视偏见了。”   就这一句话,直接把 “琉球原住民” 这个点抛了出来,一下子戳中了西方的软肋 —— 他们不是整天喊 “人权”“原住民权利” 吗?现在琉球人被日本歧视、美军基地占着他们的土地,西方想帮日本说话都没法开口。这招太高了,用他们自己的规矩治他们。   不光是外交上发力,咱们还搞了 “学术打底”。2024 年 9 月,大连海事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 “琉球研究中心”,把历史、法理、国际关系的专家都凑一块儿,专门研究琉球问题。   这可不是闲得没事干,而是要把历史证据、法理依据都整理清楚,打破日本垄断的历史叙事,以后跟他们掰扯的时候,手里有实打实的硬货。   更有意思的是琉球本地人的反应。2023 年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特意跑到北京,去通州祭拜琉球国墓地,还给 1880 年为救国自刎的琉球留学生林世功扫墓。这动作传递的信号太明确了:琉球人没忘自己的根,他们也想借着中国的声音,争取自己的权利。现在琉球当地反对美军基地、要求自决的声音越来越大,这跟咱们的主动发声形成了呼应。   为啥说 “琉球”“冲绳” 这俩名字这么重要?因为名字里藏着话语权,藏着对历史的态度。叫 “冲绳”,等于默认日本的说法;叫 “琉球”,才是尊重历史真相,才是不承认日本的非法侵略。   过去咱们可能觉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被历史惯性带着走,但现在必须改过来。日本这些年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事,本质上就是想靠制造 “既成事实” 抢主权。那咱们为啥不能在琉球问题上主动出击?毕竟琉球从历史到法理,站得住脚的地方比日本多得多。   而且这事儿跟南海问题是一个道理。之前 “尼米兹” 号航母在南海摔了飞机灰溜溜跑了,说明帝国主义的耀武扬威越来越没底气;现在咱们在琉球问题上主动发声,也是在告诉世界:历史旧账不能就这么算了,主权问题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得讲历史、讲法理。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 “找事儿”,而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当年反法西斯战争打赢了,就是要剥夺日本的侵略成果,琉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连这都认了,那二战的意义何在?现在咱们把琉球问题摆出来,也是在提醒世界:别让侵略行为借着 “时间” 洗白。   所以别再觉得 “太客气” 了,咱们现在的动作已经很明确了 —— 从学术研究到外交发声,再到呼应琉球本地诉求,一步步在把被篡改的历史改回来。以后再提这地方,就得硬气地叫 “琉球”,因为这才是它的本名,才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主权的坚守。  

0 阅读:38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