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东北田野里的野鸡,现在成了农民又爱又恨的存在。 羽毛长得挺艳丽,可干的事能把人急得直跺脚。 吉林榆树的老张,每天清晨五点就往田埂上跑。 不是盼着庄稼长,是怕十几只野鸡啄刚播下的玉米种子。 “去年这片地,三成收成全没了!” 老张指着田里的脚印。 这些家伙不光吃种子,玉米熟了也啄,一晚上就能毁半亩地。 吉林省林业局 2023 年的监测数据挺吓人。 野鸡数量比五年前多了近 40%,有的地方每平方公里就有 15 到 20 只。 懂行的人说,这个数早超了生态能扛的量。 可农民们一点辙没有,这野鸡是 “三有保护动物”,受法律护着。 2022 年黑龙江有个村民,就因为抓了 6 只野鸡。 最后判了六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还罚了 5000 块钱,教训够深刻。 辽宁铁岭的李女士,为了驱鸟试过各种招。 一开始挂彩带、放稻草人还行,现在野鸡根本不怵这些玩意儿。 “连放鞭炮都没用了,它们听惯了人声。” 李女士无奈地说,看着野鸡在田里折腾,自己只能干着急。 更让农民犯难的是,就算抓住野鸡也不敢吃。 吉林省疾控专家提醒,野生鸟类可能带禽流感,体内重金属也容易超标。 现在的野鸡胆子越来越大,不光在田里筑巢。 有的还跑到村庄周边活动,离人十米远都不慌不忙地找食。 这种事不只是东北有,云南的亚洲象也常进村找吃的。 陕西的野猪更是泛滥,把山区农民的庄稼糟蹋得够呛。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教授说,物种数量恢复是好事。 但得有精细的管理办法,比如借鉴国外的特许狩猎,科学调控数量。 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帮农民减少损失。 比如野鸡闹得凶的县市,政府通过保险理赔,给农民补点钱。 科研机构也在琢磨新法子,弄出了太阳能声波驱鸟器。 白天靠太阳能供电,晚上也能用,不伤害野鸡还能把它们赶走。 其实说到底,就是得找个平衡点。 既要保护这些野生动物,也不能让农民白受损失。 生态学家说得挺在理,保护不是让它们无限度增长。 是要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得大家一起想办法。 现在东北不少村子,都在商量怎么应对野鸡问题。 有人提议多装驱鸟器,有人希望补偿能再及时点。 不管咋说,不能让好好的庄稼被野鸡毁了。 也不能因为护庄稼,伤了这些受保护的鸟儿,得找个两头都顾着的法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官方信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