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上海,父亲花2400万给儿子买婚房,3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女

春秋说史 2025-11-11 15:11:24

“姜还是老的辣!”上海,父亲花2400万给儿子买婚房,3个月不到小两口就离婚,女方分走1500万!但父亲技高一筹,买房时留了一手,状告两人还钱!法院:女方应承担共同还债责任,以1500万为限! 上海内环一套 2400 万的婚房,最终让相恋七年的情侣反目成仇。 没人能想到,压垮这段感情的,除了柴米油盐的磨合,还有一张五年前写下的借条。 小刘(化名)和小张(化名)是大学同学,从青涩校园走到职场打拼,七年感情一直被朋友当成模范。 谈婚论嫁时,小张提出想在上海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这想法在上海再普遍不过。 《上海婚姻家庭蓝皮书》里明确提到,超 72% 的上海青年都觉得,婚前有房直接影响婚姻稳不稳定。 可 2400 万的总价,让刚工作没几年的小刘犯了难。 58 岁的刘大爷看儿子焦虑,干脆拿出自己一辈子的积蓄,足足 1500 万。 他白手起家做制造业,深知赚钱不易,特意让儿子写了张借条,当时谁也没把这当回事。 房子买完没多久,小两口就闪婚了。 可恋爱时的甜蜜,很快被生活习惯的差异磨得没了踪影。 一个讲究秩序爱干净,一个随性散漫不拘小节。 一个沉默内敛不爱说话,一个直爽外向藏不住情绪,原本能包容的小问题,慢慢变成了争吵的导火索。 民政部的数据很直观,全国离婚原因里,“生活习惯不合” 占比超 40%,比婚外情、家庭暴力都要多。 一次因为家务的争吵,彻底点燃了矛盾,小张直接提出了离婚。 小刘念着七年的感情,心里还有愧疚,主动提出给 1500 万补偿款。 这笔钱很快被小张取走,之后她在社交平台晒旅行、晒奢侈品,日子过得十分潇洒。 而小刘却陷入了情绪低谷,只能搬回父母家休整。 这事过去三年,刘大爷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那张借条,才知道儿子在离婚时给了这么大额的补偿。 他当即决定维权,把小张告上了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定,购房款转账记录、借条、结婚登记时间紧紧相连,房产本质就是为婚姻服务的。 小张作为 1500 万出资的直接受益者,理应承担共同还债的责任,而且要以她实际获益的额度为限。 其实这类纠纷近年越来越多,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23 年涉及 “父母出资购房” 的离婚财产案,比五年前增长了 40% 还多。 法院判案有个很实在的原则,谁受益谁承担责任,谁出钱谁享有权利。 有律师特意提醒,父母给子女大额资金买房,光写借条还不够,最好注明是 “购房专用”,转账时也要备注清楚用途。 没有书面凭证的话,很多父母的辛苦钱,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网上对此事的看法两极分化,有人说刘大爷 “老谋深算”,做事太精明。 也有人感叹,七年的深厚感情,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但在高房价的现代都市里,婚姻可以讲感情,可财产关系真不能含糊。 刘大爷的做法不是算计,也不是不信任。 而是给辛苦攒下的家底,设置了一道最低限度的保障。 婚姻能好聚好散,可长辈一辈子的积蓄,没理由白白流失。 提前留痕、讲清财产归属,比事后撕破脸争吵,要现实得多,也体面得多。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纵览新闻

0 阅读:72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