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疑云

琅琊左史 2025-11-10 15:49:35

赵匡胤之所以传位给赵光义,有两种推测。 一种是金匮之盟,赵匡胤答应他的母亲,等他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位给赵光美,然后赵光美死后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这个猜测不大靠谱,从秦朝建立后就开始实行父死子继,这是主流思想,搞兄终弟及这一套属于取乱之道,赵匡胤不可能听一个妇道人家的话搞兄终弟及。 另一种猜测是赵匡胤借鉴五代武将篡位的经验教训,不敢将皇位传给年幼的儿子,因为幼子继位很容易造成权臣篡位,他赵匡胤的皇位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把成年的赵光义定为继承人,那就能规避这个问题,从而确保大宋江山能够永远姓赵。 这个猜测是比较合理的,赵匡胤登基后,他的儿子都很年幼,如果他立幼子为储君,很容易让武将们产生非分之想。于是赵光义就被推到了前面,被委以重任。 赵光义被封为晋王,任职开封府尹,掌握军权和政权,虽然还没被正式立为皇太弟,但已经有储君的待遇。 反观赵匡胤的几个儿子,都还没封王,就更坐实了赵匡胤要传位赵光义的计划。 起码在一开始,赵匡胤确实是计划传位给赵光义,但随着自己的儿子们逐渐长大,赵匡胤就不想这么干了,但想后悔已经晚了。 赵光义经过多年的经营,朝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他的势力,树大根深,赵匡胤处理他已经有些棘手了。 而且赵光义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在他发现赵匡胤有变心的意思时,主动出击,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不明不白的死掉了,只给后人留下一个斧声烛影的故事。

0 阅读:31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