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儿,但是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简单说几句。 上午,我联系了一位客户——我们就管他叫“王总”吧,angway,问了一件事儿,这件事儿拖着好久了,一直没有办,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快速地就回复我了,但是,他回复我的是什么呢?是说:哎?这件事儿一直没办,你们公司那谁怎么不联系我啊?早干嘛了?!他应该早几个月就告诉我啊。 好了,就这么个事儿。下面是我的观点:“王总”代表了很多人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出了事儿之后,第一时间往后看,赶紧抱怨、找借口、找别人的责任——网络用语就是“甩锅”。这种“自我保护”是一种天然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要求稍微高一些,出了事儿,自然是有原因的,但是第一时间是否应该是去“找原因”?!理智地面对这个问题,别带情绪。当然不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谁能让时间倒流?神仙也不行!你抱怨它干嘛?你“甩锅”干嘛?这件事儿,如果你是吃瓜群众,你爱咋想咋想,幸灾乐祸也未尝不可(不可取)。如果你身在其中,第一时间就应该“往前看”,眼下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去解决或者推动这件事往下发展、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不是应该这样?!瞎逼逼啥?!真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责任主体,能不能先把眼前的事情先办好了、解决了,事后再找时间?! 推而广之,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犯这个毛病,两性关系中、家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一点小事儿,马上开始“往后看”,开始批评、抱怨、指责、翻旧账,试问这样可能有和谐的两性关系、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么?有一个成语叫作“堕甑不顾”,意思很简单,你背着一个瓦罐,不小心掉了,摔碎了,你不要再回头看了,有啥用?! 近年来,不都流行一个词么——情绪稳定。怎么做到情绪稳定?就是不要对已经发生的,改变不了的事情再去逼逼赖赖的,从当下这一秒,往前看,知道之前的事情做错了,没做好,以后长点儿心,想办法改进。 我知道,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犯了错,难道我还要情绪稳定么?我就得批评他(她)啊!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有一点请各位家长注意,如果您以身作则,是一个好榜样(认真工作、认真生活,无不良嗜好,无偏执情绪,终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孩子不用您言传,否则,您的批评也是没用的。 一件小事,拉拉杂杂至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