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宜泽夺冠, 最开心的不是他, 应该是他的父亲。 2025年11月9日晚,江苏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的斯诺克赛场,灯光亮得晃眼。 一场注定载入中国斯诺克史册的决赛正在进行,22岁的中国小将吴宜泽,迎战50岁的传奇名将希金斯。 这场国锦赛决赛关乎17.5万英镑奖金,更关乎中国“00后”选手能否跻身世界前16,而观众席里,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吴宜泽的父亲吴建国。 从本届赛事正赛首轮开始,不管是“中国德比”对阵吕昊天、张安达,还是硬仗迭起的后续赛程,父亲的座位就没空过。 1/8决赛面对世界第一特鲁姆普,吴宜泽0比4落后时,镜头扫过观众席,父亲攥着拳头的手都泛了白,却始终没挪开目光。 1/4决赛零封霍金斯的那场,父亲看着儿子轰出一杆杆精彩进攻,嘴角藏不住的笑意,却还是坐得笔直。 半决赛击败赵心童晋级后,父亲第一时间起身鼓掌,掌声比谁都用力,手掌都拍红了也没停下。 决赛当天,父亲穿着一件洗得干净的深色外套,坐在观众席中间区域,全程盯着赛台上的儿子,连喝水都特意放轻了动作。 第一阶段吴宜泽5比4领先时,他悄悄松了口气;希金斯追分的几局,他又微微皱眉,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膝盖。 当吴宜泽在第16局打出单杆108分制胜,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时,父亲的眼眶瞬间红了。 颁奖环节,当赛事主席邀请神秘嘉宾上台,父亲和母亲一起走上赛场,他再也忍不住,多次擦拭眼泪,紧紧抱住了儿子。 吴宜泽赛后说,爸爸帮了他很多,尤其是在英国打拼的困难时期,这份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观众席里的那个固定座位,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位置那么简单。 它是多年来陪着儿子四处征战的见证,是无数个练球日夜后的默默守候,是赛场上最踏实的精神支撑。 斯诺克比赛漫长又熬人,一场比赛可能分多个阶段,动辄几个小时,父亲就这样一场场坐着,熬着。 其实运动员在赛场上的从容,很多时候都来自场外的这份笃定——知道有人永远为自己撑腰。 吴宜泽能在0比4落后时实现大逆转,能在面对传奇名将时不怯场,父亲的陪伴就是他最足的底气。 父亲的眼泪里,没有复杂的情绪,只有欣慰和骄傲,是看着儿子从甘肃走出,一步步站上巅峰的感慨。 不过不是所有家人都能做到“每次都在”,赛事奔波、时间消耗,这份坚持本身就格外珍贵。 体育竞技从来不只是天赋和训练的比拼,背后藏着的亲情,往往是最动人的底色。 吴宜泽的冠军奖杯,一半是自己的汗水,一半是家人的陪伴。 亲情从来都是运动员穿越风雨的底气,也是他们最硬的底牌。 你怎么看待家人的陪伴对运动员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