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囚禁54年后,曾透露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说:“我和于凤至没啥感情,只是

安之若素呐 2025-11-10 00:25:16

张学良在囚禁54年后,曾透露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说:“我和于凤至没啥感情,只是为了生儿育女,但我不敢惹她。因为,她的背后有强大靠山,就是我爹张作霖。” 军阀混战那会儿,东北大地风起云涌,张作霖手握重兵,却总觉得后路不稳。一桩看似寻常的娃娃亲,藏着多少权谋算计?少帅张学良晚年吐露的心底话,揭开那段婚姻的冰山一角:本无深情,只为传宗接代,可他为何始终投鼠忌器? 民国初年,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正值壮年,手下兵马雄厚,可军阀争斗凶险,他深知需拉拢地方势力稳固根基。于文斗是郑家屯粮商大佬,早年张作霖剿匪遇险,正是于文斗带人解围,这恩情张作霖记一辈子。于家家底厚实,于文斗还当商会会长,粮食生意一手遮天。张作霖听说于文斗有闺女,便动了联姻念头。那是1910年前后,于凤至十三岁,张学良九岁,两人年纪小小,张作霖就让媒人上门说亲。于家满堂欢喜,张作霖席间敬酒,谈笑间定下这门亲事。说白了,这不光是家事,更是奉系拉经济后盾的棋步。张作霖算盘打得响:于家财力能补军需缺口,万一局面逆转,也有个可靠靠山。 张学良从小读西式书,在东三省陆军速成学堂念书,脑子里装满新派思想,对包办婚姻不感冒。他觉得婚姻得俩人你情我愿,才叫靠谱。可张作霖铁了心,1913年春天,就派儿子去于家见见未来媳妇。张学良到那儿,于凤至接待周到,她出身书香门第,谈吐不俗,聊起生意门道头头是道。张学良回来后,于凤至察觉他没多大兴致,便写信过去,直来直去说自家闺女不愁嫁,少帅若勉强,就各奔前程。这话听着硬气,反倒让张学良多看她两眼。张作霖抓住机会,在书房里拍板:娶她做正妻,姨太太的事儿你自己拿主意。张学良琢磨琢磨,点头答应了。 1916年春天,沈阳张府办喜事,宾客盈门。张学良穿军装娶于凤至进门,她年纪比他大三岁,稳重持家。婚后没多久,张学良接着回学堂上课,于凤至就接手大帅府家务。府里姨太太五个,仆人上百,她管得井井有条,早起查米面分发,下午对账本,从不乱花冤枉钱。张作霖看她能干,拿出五十万大洋让她去办煤矿。她二话不说,投身生意,煤矿开张后盈利可观。张学良偶尔聊起家事,总说她像个靠谱长姐,府里上下都服她这股劲头。 可话说回来,这婚姻从头到尾,就带着股实用味儿。张学良性子野,军营里社交广,身边女人没断过。谷瑞玉、赵一荻这些有名有姓的,还有不少无名氏。他在外头花天酒地,于凤至在家守着摊子。俩人偶尔闹别扭,他干脆不回府,她也没辙。张作霖劝她:正室位置稳住就行,别管闲事儿。于凤至心系丈夫,咬牙忍了,只求他别把人带回家。这么着,夫妻间勉强维持平衡。张学良知道她背后有老爹撑腰,从不敢真把事儿闹大。 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扣蒋兵谏,事后遭软禁,从贵州转江西,再到台湾,一关就是五十四年。于凤至扔下生意,第一时间从英国赶回,陪他吃苦。贵州那几年,她张罗吃住,联络旧识想办法脱身。可五十年代,她查出乳腺癌,只好去美国治病。病中她还惦记丈夫,边疗养边做生意,攒钱给他养老。张学良那边,软禁日子难熬,1964年,他打长途电话过去,说散了吧。于凤至明白他的难处,签了离婚书。那年七月,他补办了和赵一荻的婚礼。 张学良出狱是1990年1月,那时于凤至刚走了一个月。她在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九十三岁。临终前,她买好墓穴,留了空位盼着合葬。可张学良没实现这心愿,他和赵一荻葬在夏威夷。两人缘分到这儿,算是画上句号。 张学良晚年移居夏威夷,日子清闲了,才慢慢敞开心扉。面对老友,他抽着烟,盯着海面,吐出那句肺腑话:我和于凤至没啥感情,只是为了生儿育女,但我不敢惹她。因为,她的背后有强大靠山,就是我爹张作霖。这话听着直白,却道尽了那段婚姻的酸楚。少帅一生风流倜傥,身边红颜无数,可对正妻始终敬而远之。于凤至的靠山不光是张作霖那份恩情,更是老帅对她的信任。张作霖把她当自家闺女看,拨钱让她管煤矿,府里大事小情都让她拿主意。张学良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动她就等于动老爹的颜面。 这秘密藏了半辈子,直到软禁结束,他才敢说出口。想想看,五十四年牢笼,换来这份清醒反思。张学良不是没良心,他知道于凤至的付出:婚后管家,煤矿创收,还在软禁头几年陪他熬。最苦的是她赴美治病那段,癌症折腾人,她还惦记着给他寄钱。离婚时,她没多争,只求他安稳。可张学良呢,终究选了赵一荻,那位陪他走过幽禁岁月的女人。

0 阅读:523

猜你喜欢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