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再次出来放话了,在郑丽文表示要祭拜吴石将军之后,沈伯洋放话声称,该活动的主办单位不只是统派团体,更包括已被“中国收编”的政党台盟,等于郑丽文不只直接参加统战活动,更是参与受中国官方认可的政党合作,比韩国瑜前几年拜会中联办更加严重且危险。 马场町的风又一次吹动了台湾政坛。原本只是个秋祭追思的活动,岛内却因为一个人、一句话,再度掀起新的争论。 事情的起点,是郑丽文决定出席 11 月 8 日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举行的秋祭大会。 这个地点熟悉的人都知道,那里曾见证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白色恐怖”,吴石将军、朱枫等无数进步人士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最近因为台剧《沉默的荣耀》走红,马场町又被推回大众视线。剧里呈现的吴石将军潜伏故事让不少年轻人第一次认真面对那段历史,不少游客自发前往献花,平常安静的公园突然变得热闹。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郑丽文说要去参加追思。她的理由挺直白,这些历史不能断掉,和解、和平这种事,总得有人迈一步。 可沈伯洋立刻跳出来,把焦点拉到主办方之一“台盟”身上。他的语气很重,说台盟已经“被中国收编”,郑丽文参加这种活动,等同站上“统战舞台”。 他甚至点名这件事比当年韩国瑜拜访中联办“更危险”。这一番话很快在台湾各政论节目发酵,聊天室里的讨论差不多可以分成两派。 一派说沈伯洋是在“政治标签化”。另一派则认为他是在“敲警钟”。 不少看热闹的人可能不清楚台盟是什么来头。它是在 1947 年由一批台湾籍爱国人士在香港成立,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 它的历史在公开资料里都有记录,主张也一致。岛内不少历史学者也提醒,把台盟简化成一句“被收编”,很容易误导公众。 沈伯洋的另一段指控,是把话题扯到四年前的韩国瑜。他翻出韩国瑜 2019 年访问大陆,并签下数十亿元订单的旧事,再度强调“敏感性”。 当时绿营部门甚至扬言开罚,但后来不了了之。如今旧闻重提,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试图把郑丽文往“通陆”方向推。 然而郑丽文本人过去在两岸议题上的动作确实持续。她曾邀请“二二八”受难者陈明忠到国民党党部对话,让许多人第一次看到国民党愿意主动接触不同立场的人。 这些动作曾在岛内引起争论。她升任国民党主席后,关于国民党路线的猜测一直不断。 有人观察到党内“主张交流的声音更明显”。另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在试探岛内更深层的民意。 而这场争议让一个现象变得突出,台湾社会对历史记忆正在被重新讨论。马场町的历史并不是某个党派的象征,也不是谁的政治工具。 那里承载的是所有台湾人共同经历的痛点。岛内几十个民间团体,每年都有类似追思活动,谁都无法垄断这种历史情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舆论反弹会出现。沈伯洋把纪念活动政治化,许多人会觉得不舒服,因为那是一段不该被贴标签的共同记忆。 不过台湾政治环境向来如此。一个追思活动,一束花,都可能被放大成立场冲突。 尤其两岸议题一旦被扯进去,就会迅速进入风暴中心。争议看似围绕郑丽文和沈伯洋,背后呈现的是台湾社会的真实裂痕。 和平与对立,两种力量都存在。一个不算大型的纪念活动,却把那条看不见的分界线显现出来。 争议可能会随着新闻热度下降而淡去。马场町的历史却不会消失,因为那是确实存在的过去。 至于未来会继续对立,还是会有人愿意往前迈一步,这才是台湾社会应该关注的重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官方信源: 台海网

用户92xxx22
抓住沈鬼!~死啦死啦滴!
用户17xxx79
台独就是美国设立的与大陆对立组织,一是斩草除根,二是直接武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