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德国上千吨稀土,却收到德方对华毁约的坏消息,还想不影响默茨访华 2025年

墨小晗笑说世界 2025-11-08 18:55:37

中国给德国上千吨稀土,却收到德方对华毁约的坏消息,还想不影响默茨访华 2025年7月,中国出口稀土总量达到5577吨,其中德国拿走了1116吨,成为头号买家。这可不是小数目,稀土在德国的汽车工业和新能源设备中扮演核心角色,尤其是电动车电机和风力发电机离不开这些材料。 中国出口这些资源,本来是基于双方互利的需求,德国经济正面临下滑,二季度GDP缩水0.3%,他们急需稳定供应来推动绿色转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不仅产量大,还在加工技术上领先全球。 德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产品,今年1到7月就达6461吨,同比增长11.1%。德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尽管他们嘴上喊着要减少依赖,可实际行动上还是大量采购。 专家分析,如果没有中国稀土,德国的国防工业和新能源计划都会卡壳。最近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暂停部分控制措施,这对欧盟包括德国是个好消息,可德国的回应却让人看不懂。 风电项目本是中德合作的典型案例,2024年中国明阳智慧能源集团通过国际招标,拿下德国北海海上风电场订单。这个项目总容量300兆瓦,计划安装16台18.5兆瓦风电机组,能为40万户家庭供电。 明阳的设备功率高出欧洲对手如西门子歌美飒的15兆瓦机型,制造过程用100%可再生能源,价格低20%,还提供延期付款条件。这些实打实的竞争力,让他们在招标中胜出。欧洲本土企业承认,在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上,他们短期内赶不上中国技术。 2023年中国企业在欧洲风电订单达1.2吉瓦,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市场认可度高。德国企业Luxcara当初选明阳,就是看中性价比,能帮他们控制成本,推动项目落地。可没想到,合同签后没多久,事情就变味了。 德国政府突然介入,声称要审查“安全问题”,把风能产业列为战略部门。这套说辞听起来冠冕堂皇,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背后是本土企业游说。西门子歌美飒等公司抱怨竞争不公,游说团体公开批评让中国企业参与关键基础设施。 结果,2025年8月,Luxcara宣布换供应商,转用西门子设备。明阳确认退出项目,这直接导致成本上涨40%,发电效率也打折。德国消费者到头来得为更高电价买单,本来2028年项目建成能便宜用上清洁能源,现在全泡汤了。 专家算过,用中国设备项目才划算,换欧洲货可能根本推进不下去。德国经济本就疲软,这么折腾等于自找麻烦,可他们宁愿多花钱也要排挤中国企业,这逻辑让人费解。 默茨上台后,对华政策转向强硬,把中国定为“竞争对手”,推行“去风险”策略。默茨强调减少对华依赖,可德国风电产业离不开中国技术和材料。欧洲企业自己说,有时候没中国制造商就没选择。 默茨政府一方面搞政治干预,破坏商业协议,另一方面还大量进口中国稀土,这双标行为太明显。中国出口稀土是诚意满满,德国却用莫须有理由毁约,伤了互信。 默茨刚上台就和默克尔分道扬镳,转向保守路线,在议会推动财政改革,可对外政策上这套对华做法,引发党内和企业界不满。德国商会数据指出,对华贸易占他们出口大头,贸然对抗风险高。 2025年中国稀土出口控制一度收紧,德国表达关切,说影响国防和经济,可他们自己毁约在先。中国最近暂停部分措施,欧盟欢迎,但德国没给出积极回应。默茨的团队希望这不影响访华计划,外长原定10月访华却在最后一刻推迟,北京拒绝某些议题讨论。 默茨计划年底访华,带企业代表谈贸易,可风电事件后,双边氛围紧张。德国媒体称这是外交挫败,议会辩论对华政策分歧大。中国实施稀土技术出口控制后,德国进口量降13%,但仍依赖65.5%。合作本该互惠,现在掺杂政治,长远看谁都吃亏。

0 阅读:51
墨小晗笑说世界

墨小晗笑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