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有人说,朱标是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 可是他和一个人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那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的太子李世民。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李世民不是在玄武门之变后立马就登上皇位的。 他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并没有马上逼李渊退位,而是走了正常的程序,自己先当了两个月的太子。 在这两个月里,李世民名义上是太子,实际上权力和皇帝相差无比,连真正的皇帝李渊都要听他的。 所以要说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是谁,那自然是非李世民莫属。 另一个在太子名分上搞小动作的是武王姬发。 很多人受封神演义的影响,以为姬发是以武王的身份灭商的。 可实际上他的父亲周文王去世之后,他并没有称王,而是一直在自称“太子发”。 也就是说,他召集诸侯打牧野之战,灭商,逼死纣王,这一系列的动作,全是以太子的身份完成的。 直到他成为天下共主之后,才正式称王。 像李世民和姬发这种,以太子之名行君主之职,其权力不是普通的太子能比的。 就算在普通的太子里,朱标的权力也不是出类拔萃的。 一提到朱标的权力有多大,无非是说他20多岁就开始听政,处理事务。 他作为太子和皇帝朱元璋共用一个班底。 可是太子和皇帝共用一个班底,并没有听起来那么美好。 因为这意味着,太子没有真正忠于自己的臣属,没有能供自己使唤的班底。 身边的所有臣子,都是先向皇帝负责,才向太子负责。 一旦皇帝和太子的意见相左,根本没有人站太子。 更别提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没有出去打过仗了。 所以朱标这个太子理论上拥有监国的权利,实际上没有真正监国过。 自然也没有多大的权力能够行使。 我们看看朱标的侄子朱高炽当太子的经历,就会发现对比非常鲜明。 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有自己的东宫班底。 所以他有人帮自己出谋划策,有人在他惹怒朱棣的时候帮他顶雷。 朱棣这个皇帝经常出去打仗,所以朱高炽经常监国。 最长的一次监国了三年多。 所以我们在明实录里可以看到,朱元璋在位期间,基本上没有什么诏令是以太子的名义发出的。 可是朱棣在位期间,大量的诏令是以太子的名义发出的。 所以哪怕在明朝内部,朱标都不是权力最大的太子。他作为太子的权力完全比不上朱高炽。 另一个权力极大的太子,是唐睿宗李旦的太子李隆基。 李旦能够夺回皇位,全靠李隆基发动宫变。 所以哪怕李旦有嫡长子,而李隆基只是个庶子,李旦依然不得不立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当上皇帝之后,遇到大事小事,总要先问一句:太子同意了吗,太平公主同意了吗? 但是我们在明实录中从来看不到朱元璋为了哪件事情,先问太子是不是同意。 总的来说,朱标作为太子权力不算大。 他主要是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朱元璋不管怎么因为各种大小事责骂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废了他。 历史上那么多太子,除了独生子之外,地位最稳固的恐怕就是朱标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用户13xxx27
朱棣和朱高炽那个基本不算,朱棣是征北大将军兼职皇帝,朱高炽是皇帝兼职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