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意思,俄罗斯终于懂了。俄专家怒斥中方的中立立场,暗示普京或转向美国结盟,背

春秋说史 2025-11-08 15:23:31

中方的意思,俄罗斯终于懂了。俄专家怒斥中方的中立立场,暗示普京或转向美国结盟,背后隐藏的真正战略与俄罗斯的困境! 最近俄乌局势的连带消息,真是一波接一波。 特朗普刚说希望和普京在布达佩斯会晤,还笃定冲突快结束了。 另一边,俄罗斯议员叶夫根尼・费多罗夫就公开批评中国,不满咱们在冲突中保持中立。 这位费多罗夫可不是普通专家,是统一俄罗斯党的国家杜马议员。 之前还提交过草案,要求废除苏联对立陶宛独立的承认,被立陶宛总理吐槽是 “无稽之谈”。 这次他盯着中国,说没给军事援助,还拿朝鲜的支持来对比。 提到朝鲜,确实和俄罗斯签了特殊条约。 条约里写着,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就得提供援助,俄朝还不排除军事技术合作。 但俄罗斯似乎忘了,中俄关系和俄朝关系完全不一样。 中俄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核心合作全在经济和能源上。 从来不是军事同盟,中国本来就没有提供军事援助的义务。 咱们的立场从冲突一开始就亮明了,坚持政治解决,不向任何一方递武器,这个原则从没变过。 费多罗夫的抱怨,说到底还是俄罗斯当下的处境太焦虑。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俄罗斯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2025 年财政赤字冲到 4.2 万亿卢布,油气收入降了 21%,央行年内已经四次降息,基准利率仍有 16.5%。 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到 0.5% 至 1%,通胀率虽预计年底回落至 6.5%-7%,但民生支出还是一压再压。 他们列了份武器清单,想要自行榴弹炮和战术导弹,认可中国武器的性能。 却忽略了中国的中立承诺,也忘了这种要求本身就不符合双方的合作定位。 有意思的是,一边抱怨中国,俄罗斯一边在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 普京说恢复对美关系符合俄利益,还承诺继续供应铀资源, 俄罗斯控制着全球 40% 的铀产 能,美国 20% 的核燃料都靠它。 特朗普和普京通了两小时电话后,会晤计划虽一波三折,从取消又变成 “推迟”,但双方都没放弃接触。 这些操作其实都是战略试探。 俄罗斯想靠铀资源当筹码,缓解制裁压力,顺便分化西方阵营。 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美国国会对俄态度强硬,北约还在芬兰设了司令部。 欧盟这些年一直在降低对俄能源依赖,美俄关系想回暖没那么容易。 中国的中立,从来不是摇摆不定。 是基于公平正义的选择,也是大国外交的定力。 不会因为谁抱怨,就改变自己的原则。 现在普京都提议要起草俄乌和平协议备忘录,恢复了和乌方在伊斯坦布尔谈判的联系。 说到底,军事援助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俄乌冲突的终结,最终还是要靠谈判。 中国的中立立场,其实是在为和平谈判留足空间。 与其纠结谁给了多少支持,不如务实推进对话, 这才是结束冲突的唯一正道。 官方信源 1. 俄新社报道 2.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 3.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站

0 阅读:4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