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中国要低调,不要再刺激美国了!据台媒报道,最近,中国大陆福建号航母即将入

洛风阐社会 2025-11-08 14:02:10

台媒:中国要低调,不要再刺激美国了! 据台媒报道,最近,中国大陆福建号航母即将入役。 随着福建号航母一起入役的还有055大驱,052D驱逐舰,大型综合补给舰等共7艘战舰。 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造舰速度,确实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外界难以忽视的水平,所谓的 “下饺子” 从来不是空口吹牛,而是钢铁产能堆出来的实在成绩。 2010 年时中国海军总吨位才 46 万吨,到 2025 年已经冲到近 300 万吨,15 年翻了 6 倍,相当于每年新增一艘法国海军三分之一的规模。 反观美国,同期年新增吨位才 3 万吨,中国的增速是它的 6 倍还多,难怪美军上将在国会作证时总说 “差距在缩小”,这哪是缩小,简直是被按着节奏追赶。 就拿两栖舰来说,中国的 075 型从 2019 年首舰下水到 2023 年底第四艘亮相,四年时间攒出 16 万吨的两栖舰队,而美国同级别的黄蜂级造了十好几年才形成规模,人家国会批预算的速度,还赶不上中国船厂模块组装的速度。 这背后是南北两大船厂的 “神仙打架” 式产能支撑。 大连造船厂曾同时晒出辽宁舰、山东舰两艘航母的 “合影”,还一度有 8 艘驱逐舰在船坞里排队建造;江南造船厂更狠,最多时同时开建 2 艘 055、4 艘 052D 外加 2 艘潜艇,25 艘 052D 里 18 艘出自它家,3 艘航母里它造了福建舰,连全部 3 艘 075 两栖舰都被它包圆了。 这种产能放在全球都是独一份,美国的造船厂连按时交付驱逐舰都费劲,去年还有艘新舰因为供应链问题推迟了半年服役,对比之下中国船厂的模块化建造简直像搭积木,部件在不同车间预制好,拉到船坞里一拼就成型,工人三班倒连轴转,设备 24 小时不停工,这种效率美国想抄都没地方抄 —— 毕竟他们连熟练的造船工人都缺了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造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集体发力。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福特级的可靠性还高,海试时短短一年多就完成了关键试验,这背后是电力系统、新材料研发的全面突破;055 大驱的雷达系统能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比早期型号的探测范围扩大了一倍,靠的是电子工业的迭代升级。 就连配套的补给舰都跟上了节奏,901 型综合补给舰能跟着航母编队全球跑,航速比老型号快了近四节,正好能跟上战斗舰艇的机动速度。 这种体系化建造能力才是真本事,就像搭积木不仅要块数多,还得大小合适、咬合精准,中国现在显然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说起来也不是想故意 “刺激” 谁,实在是需求摆在那,产能又跟不上藏。 2010 年时中国海军只有 26 艘驱逐舰,还大多是落后型号,面对远洋护卫、岛礁防卫的需求根本捉襟见肘;现在光驱逐舰就有 66 艘,护卫舰过百艘,两栖舰编队能投送一个营的兵力抢滩,这都是实打实的防务需要。 就像家里人多了换大房子,不是为了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住得更踏实。 美国自己握着 460 万吨的海军吨位,每年军费是中国的好几倍,却盯着中国年增 20 万吨的速度喊 “威胁”,这心态也是挺有意思。 何况中国造舰再快也没搞全球驻军,这些军舰大多在自家门口转悠,保护的是自己的海上利益,比起动不动就派航母闯别人海域的国家,实在低调多了。 福建号入役那天,有人算过一笔账:中国现在的造舰速度,三年就能攒出一个中等国家的海军规模,可这背后是从钢铁冶炼到电子芯片的全产业链支撑,是几十万造船工人和工程师的熬更守夜。 美国想追都难,因为他们的造船业早就空心化了,民用造船份额连全球 1% 都不到,而中国占了一半以上,军用造船不过是民用产能的 “顺手延伸”。 所以台媒说的 “低调”,可能真有点为难人 —— 毕竟当车间里的流水线停不下来,船坞里的新舰一艘接一艘成型,这种实力藏是藏不住的,总不能让造好的军舰泡在水里生锈吧?再说了,真要论低调,美国把航母开到西太平洋的次数,可比中国军舰去大西洋的次数多太多了。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