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 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说白了,美国心里门儿清,中国这体量,真要硬碰硬,谁都不好过。 贝森特这番话是在华盛顿一场能源政策论坛上公开提及的。当时他谈到全球能源贸易格局时明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交易属于“主权国家间的正常经贸往来”,美国不会对此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 这番表态与美国此前对俄能源制裁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背后其实是现实利益的考量。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达7800万吨,同比增长12%,这些石油以低于国际市场价15%-20%的价格成交,不仅稳定了中国的能源供应,也为俄罗斯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美国很清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其能源采购决策直接影响国际油价,若强行干涉中俄石油贸易,不仅会推高全球油价,还可能导致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对抗升级,这是美国当前不愿看到的。 但对印度,美国的态度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贝森特在同一场论坛上呼吁,欧洲国家应效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模式,对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印度企业加征关税,理由是“印度的采购行为削弱了西方对俄制裁效果”。 今年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规模确实大幅增长,1-9月进口量达4500万吨,同比增长40%,俄罗斯已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可美国的指责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印度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大多用于国内消费,并未转售给第三方,且采购价格也符合国际市场规则。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盟友土耳其,同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增长了25%,却未被美国提及半句,这种“挑软柿子捏”的做法,让印度政府直言“美国的双重标准令人失望”。 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美国对不同国家的战略定位差异。对中国,美国虽然一直试图遏制,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实力——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外交影响力,强行干涉中俄能源合作只会得不偿失。 而印度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弱,且长期依赖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和市场,美国认为可以通过施压让印度妥协。但美国显然打错了算盘,印度早已不是任人摆布的对象。 面对美国的施压,印度不仅宣布将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还计划扩大两国在石油炼化、管道建设等领域的合作,近期更是与俄罗斯签署了为期5年的石油供应协议,锁定了未来的能源供应。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双重标准也提出了批评。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的言论“充分暴露了其霸权主义本质,在能源问题上搞政治操弄只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稳定”。 欧盟内部也出现不同声音,德国经济部长明确表示,不会跟随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能源贸易应该基于市场规则,而非政治施压”。 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就一直在能源领域搞“阵营化”,要求盟友抵制俄罗斯能源,却对自己的能源企业加大对欧洲的能源出口、赚取高额利润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早已引发盟友不满。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各国都在寻求能源供应多元化以保障能源安全。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正常经贸往来,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法准则,任何第三方都无权干涉。 而美国试图通过双重标准搞“能源霸权”,不仅会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也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靠霸权主义维持自身利益,只有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官方信源: 贝森特在能源政策论坛上的讲话全文_美国能源部官网 2025年1-9月中俄石油贸易数据_中国海关总署 印度与俄罗斯签署石油供应协议_印度石油部官网 德国经济部长关于能源贸易的声明_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