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当上“立法机构负责人”后,好不容易从那几年低谷爬出来,本该是风头正劲的时候,可谁知从日本回来后,整个人就跟换了画风似的,低调得像是要隐退江湖。平时那么爱在媒体上露脸的家伙,现在连个影子都见不着,这不正常啊。 那个曾经能把菜市场变成造势大会的韩国瑜,怎么突然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整个十月,台湾政坛热闹非凡,唯独他,这个立法机构的掌门人,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连社交媒体都长了草,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先说说韩国瑜这两年的“东山再起”有多不容易。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利后,他一度陷入人生低谷,不仅辞去高雄市长职务,还面临党内的质疑声,很长一段时间都鲜有公开露面,偶尔现身也是参加一些基层活动。 直到2024年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选举,他凭借多年积累的基层人气和党内协调,成功当选“立法机构负责人”,这被外界视为他政治生涯的“第二春”。 上任初期,他确实干劲十足,不仅频繁主持“立法院”会议,还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谈施政理念、聊两岸关系,甚至主动发起跨党派协商,一时间成为台湾政坛的焦点人物,支持者都觉得他要迎来新的政治高峰。 转折点出现在今年10月的日本访问。按照“立法机构负责人”的惯例,韩国瑜率团前往日本进行为期5天的交流,拜访了日本国会、外务省以及部分地方政府。 出发前,他还特意召开记者会,详细介绍访问行程和目的,表现得十分高调。可从日本回来后,一切就变了。原本计划在11月初召开的“两岸经贸交流座谈会”突然宣布延期,他本人也取消了多场原定的公开活动,连“立法院”的例行记者会都由副手代为出席。 有台湾媒体发现,他最近除了主持“立法院”正式会议外,几乎不参加任何非必要的公开活动,下班就直接回家,连以往常去的早餐店、菜市场都很少涉足,跟之前那个“走到哪讲到哪”的韩国瑜判若两人。 对于韩国瑜的突然低调,台湾政坛流传着几种猜测。一种说法是他在日本访问期间遭遇了“特殊情况”,可能与日方就某些议题谈得不顺利,回来后需要低调处理后续事宜。 有匿名消息称,他在与日本国会相关人士会谈时,涉及台海议题的表态引发了一些争议,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才选择暂时减少曝光。另一种猜测是党内出现了分歧,他担任“立法机构负责人”后,在一些法案审议上的立场与党内部分派系存在差异,为了缓和矛盾,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 还有人认为,他可能是在为后续的政治动作“蓄力”,毕竟“立法机构负责人”这个位置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过于高调容易树敌,低调行事反而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熟悉韩国瑜的人都知道,他向来以“接地气”“敢说话”著称。当年在高雄市长任上,他每天跑基层、开直播,跟市民互动频繁,媒体曝光度常年位居台湾政治人物前列。 即便在低谷期,他也没完全脱离公众视野,而是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发表专栏文章等方式保持存在感。如今这种“近乎隐身”的状态,确实不符合他的性格。 有媒体统计,10月下旬从日本回来后,他的公开露面次数较之前减少了70%,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更是从平均每周3-4次降到了1次都没有,这种变化让不少支持者感到困惑,甚至有人在他的社交账号下留言“希望他能出来说说话”。 台湾政治评论员对这种现象也有不同解读。有评论认为,韩国瑜的低调可能是一种“政治策略”,当前台湾政坛局势复杂,“立法机构”内党派斗争激烈,过于高调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低调行事反而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有利于推动“法案”通过。 也有评论指出,他可能是在日本访问后对自己的政治定位有了新的思考,决定从“媒体明星”转向“务实政客”,把更多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而非媒体曝光。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韩国瑜本人和他的办公室至今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不管背后原因是什么,韩国瑜的突然低调无疑给台湾政坛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作为“立法机构负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台湾地区的政治走向,人们好奇这种低调状态会持续多久,也期待他能以合适的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施政能力。 毕竟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低调可以,但不能失去与民众的连接,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 本文官方信源: 韩国瑜日本访问行程报道_台湾“中央社” 2024年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选举结果_台湾“中选会” 韩国瑜公开活动统计报告_台湾《联合报》 台湾政治人物媒体曝光度分析_台湾《中国时报》

用户23xxx63
什么辞去高雄市长,被人赶下来了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