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一骑绝尘”成历史,别急着喊拿冠军,火候还没到 无意中翻开旧新闻,7月的东方体育日报头版头条让申花出尽风头。 “领先第二名6分,一骑绝尘”! 此外还配上副标题“连续三场比赛进球,阿苏埃‘南北’通吃”。 想想当时,申花就是无敌存在,足协杯⅛决赛淘汰海港,让多少球迷喜颜悦色。 随后在工体3:1干净利落拿下国安,又让多少球迷为之疯狂? 国安可是半程冠军,可在申花面前还不是得俯首称臣? 多少年了,终于等到客场赢球,球迷如同过年般热闹。 6分优势在手,感觉天下我有。 那时的中超,申花就是老大,风光无限。 可以说,东方体育日报这张封面跟当时情况相得益彰,太深入人心。 在大家都以为申花会在本赛季如愿以偿之时,意外不出意外的来了。 如果说7月是高光,那8月则是谷底。 在并不算太强的对手身上连续丢分,不但6分优势不再,还被反超。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究竟什么原因? 伤病?状态?战术? 或许都有,但又感觉都不是主因,所有人突然不会踢球了。 尤其是外援,当其他球队的外援不断用进球换积分时,申花的外援集体哑火。 谁能想到,阿苏埃此后陷入沉寂,赛季结束能吹的还是那三场三球。 搭档路易斯同样举步维艰,努力却换不来进球,怎么办? 谁能想到申花的后半程是靠国内球员在拖着走,整个中超的奇葩。 似乎有种重回甲A时代的感觉,外援居然沦为配角。 从领先6分到落后2分,让出主动权的背后是离冠军渐行渐远。 从‘南北通吃’到屡失良机,阿苏埃的光速下滑就是锋线缩影。 球迷这才发现,申花想拿冠军太难了。 抨击投入、责备球员、怀疑主帅,一切都是负面情绪。 但球迷有没有想过,申花真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吗? 争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 静下心想想,股改三年成绩直线上升,是不是都飘了? 朱升提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话真不是随便说说。 目前的申花离冠军似乎并不远,但想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不容易。 申花在运营和管理上存在问题,为什么会锋无力? 是不是一开始就没跟上主帅的思路? 为什么球队状态起伏会如此之大? 是不是球员情绪开始波动了? 想赢怕输,想拿冠军又没绝对实力,这就是现在的申花。 看似各方面没明显短板,可关键时刻总拼不下来。 这短板不是硬件,而是内在。 所以先别急着喊拿冠军,我们还需要打磨和沉淀。 啥时候绝对实力上去了,再说不迟。 沉淀是冠军路上必须经历的过程,对不起的唯有于汉超和吴曦。 还是那句话,火候到了,一切水到渠成。

用户15xxx65
前面没有查兴奋剂,一查就完蛋。
西海
《东体报》这张图片做得还是很有水平的,大都市的大媒体不同凡响。 现在成了笑料也是始料未及的的事情。
thyy
这二年中超回旋镖太多,低调为王